动物性食品加工工艺.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性食品加工工艺

肉品加工学 一、动物种类、品种和特点 1、猪的国内培育新品种:新金猪、上海白猪、哈尔滨白猪 2、肉鸡的生产特点: (1)生长速度快 肉用仔鸡出壳时体重约为40g,饲养到8周龄,体重接近或达到2000g (2)饲养周期短、周转快。  (3)饲料转化率高 已突破2:l 的大关。 (4)适于大规模机械化饲养 机械化生产普遍。 (5)味鲜美脂肪沉积适度,营养价值高。 (6)饲养密度大与蛋鸡相比,性情温顺,腿部疾病,胸囊肿也比较严重,它影响肉用仔鸡屠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 3、油鸡的特点 (1)主要特性特征 外观奇特、肉质优良、肉味浓郁。常将 “三羽”(凤头、毛腿和胡子嘴)性状看作是北京油鸡的主要外貌特征。因具有外观奇特、肉质优良、肉味浓郁的特点,故又称宫廷黄鸡。 4、 5、 二、肉的质构分析 1、肌肉:肉按形态或生理机能划分,有心肌、平滑肌、横纹肌三种。用于食用和肉制品加工的主要是横纹肌(骨骼肌或随意肌),约占动物机体的30~40%。肌肉的基本构造单位是肌纤维 2、肌节:肌原纤维的横纹有一定周期的重复,周期的一个单位称为肌节。其结构:显微镜下明暗相间有规律的横纹。 3、肌原纤维:是肌纤维的主要成分,占肌纤维固形物的60-70%,是肌肉的伸缩装置。在电镜下呈圆筒状结构,其直径1-2 ㏕,浸润在肌浆中。 4、脂肪:构造单位是脂肪细胞,或单个或成群地借助疏松结缔组织联在一起,聚集构成脂肪组织 (1)脂肪的组成: 脂肪组织与加工的关系 脂肪细胞大、脂肪滴多,出油率高;是动物体最大的细胞,直径30~120μm。脂肪细胞的大小与动物的育肥程度和不同部位相关;脂肪在动物体内蓄积以种类、品种、年龄和肥育程度有关(举例雪花牛);脂肪蓄积在什么部位最佳:肌束内 称作:大理石纹理;构成脂肪的脂肪酸决定了制品风味。肌肉内脂肪的结构和含量也直接影响肉的多汁性和嫩度。 5.结缔组织: (1)组织结构: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细胞间质中的纤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组成 (2)对各器官组织起支持和连接作用,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硬度,由细胞,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组成。 (3)与加工的关系:影响肉的嫩度。是非全价蛋白,不易被???化吸收,能增加肉的硬度,降低肉的食用价值。 胶原纤维加热可转化成明胶,可加工胶冻类食品 (4)结缔组织有多种细胞,其中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与肉品质量关系密切。 ①成纤维细胞:用于合成CT胞外成分的物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②部分发展成为纤维细胞,另一部分变为贮存脂肪的细胞(成脂肪细胞)储存脂肪后即成为脂肪细胞。 ③胶原纤维:主要有胶原蛋白组成,占动物体中总蛋白的20~25%。组成:结构蛋白、筋腱、软骨和骨骼等 6.各种肉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 水﹑ 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浸出物、 无机盐和少量碳水化合物 (1)蛋白质:肌肉蛋白质的组成,依其构成的位置和在盐溶液中溶解性,分三种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质占50%,肌浆中蛋白质约30%,基质蛋白质约20%。 ①肌原纤维蛋白: ●肌球蛋白:构成肌原纤维微观结构中粗纤维丝,所以粗纤维丝也称肌球蛋白纤维丝,在构成肌球蛋白纤维丝中,轻酶解肌球蛋白为骨架(尾),重酶解肌球蛋白碎片为突起(头)。 性质:属球蛋白性质。肌球蛋白的头部有ATP酶活性,可分解ATP,并可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与肌肉收缩直接有关。 ●肌动蛋白:以球状肌动蛋白(G-肌动蛋白)和纤维状肌动蛋白(F-肌动蛋白)的形式存在。两条F-肌动蛋白与13个G-肌动蛋白扭转一周形成螺旋结构,组成细纤维丝。 性质:属于白蛋白类。在肌肉收缩过程中与肌球蛋白的横突形成交联(横桥),共同参与肌肉的收缩过程。 (2)浸出物与加工的关系: ①核苷酸 肉中的核苷酸主要成分是ATP ATP → ADP → AMP----- → IMP IMP是肉中的重要呈味物质. ②肽和胍类化合物 肉中的肽主要是谷胱苷肽﹑肌肽和鹅肌肽。 肉中主要的胍类化合物是肌酐 肌酐与肉的风味有关。 ③有机酸 肉中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瑚珀酸﹑柠檬酸苹果酸等. 瑚珀酸是肉的鲜味成分之一。 总之瑚珀酸﹑谷氨酸﹑肌苷酸是肉的鲜味成分。 7.宰后肉的变化及生化机制 ①物理变化 ●肌肉伸缩性及长度变化(正常) a寒冷收缩: 当牛肉、羊肉、火鸡肉僵直状态完成前即pH下降到5.9-6.2之前,将其放置到0-10℃以下而引起的肌肉收缩,表现为可逆性小的强烈收缩,烹调时变硬。采用电刺激的方法,防止冷收缩带来的不良效果。 b热收缩:宰后肌糖原酵解释放大量的热,环境温度和过肥的胴体影星散热、影响散热而发生的收缩。 c解冻收缩: 肌肉在僵直未完成前进行冻结,在解冻时由于残存的糖原和ATP作用而产生的僵直,肉质变硬并有大量的肉汁流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