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循环流化床)选编
第6章循环流化床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4.1 概述; 我国锅炉SO2及NOX最高允许排放标准; SO2的特性及危害:刺激性强、无色、难燃气体,为低浓度、常期污染的气体,对生态环境有一种慢性、叠加性的长期危害,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损害。; 酸雨污染:酸雨中酸性物质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排放的SO2和NOX。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产生的SO2和NOX,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是控制酸雨形成的有效手段之一。;4.2 煤燃烧过程中SO2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煤燃烧过程中影响SO2析出的因素:
(1)煤在床内的停留时间
试验研究表明,煤在床内停留的时间越长, SO2转化率就越大。
(2)床温
SO2析出随着床温升高而单调增加。
(3)过量空气系数
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 SO2的生成浓度逐渐减少。;4.3 脱硫剂的选择及脱硫机理; 4.3.2 脱硫剂选择原则:
从脱硫剂的品质而言,首先应选择含CaCO3较高的石灰石,其次应选择经煅烧后具有较好的多孔结构的 CaO。
由于SO2和CaO的反应是两相表明反应,脱硫剂具有的表面积率越大越好。可将CaO研细成粉末,再加入粘结剂,可制成较好的多孔脱硫剂。; 4.3.3 脱硫剂脱硫机理:
循环流化床内的脱硫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既要考虑脱硫剂,还要考虑燃料中的灰分、多种金属杂质对脱硫剂的影响以及气态O2 、SO2 、SO3等反应相。
以石灰石为例,当床温超过其煅烧平衡时,发生煅烧反应。然后 CaO与烟气中的SO2结合成CaSO4 。即; CaCO3→ CaO+ CO2 (1)
CaO+ SO2 +1/2O2 → CaSO4 (2)
式为吸热反应,反应速度较慢。
式为放热反应,反应速度较为迅速。
故脱硫速度主要处决于CaO的生成速度。
另外,脱硫过程中最大的特征就是孔隙堵塞,一旦孔隙表面被CaSO4完全覆盖,则SO2分子不能穿透。故要求Ca/S摩尔比要大于2才能获得较高的脱硫率。;4.4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率影响因素; 由图可知,鼓泡床最佳脱硫温度为850 ℃ 左右;循环流化床则为900 ℃左右。;4.4.2 Ca/S摩尔比的影响
Ca/S摩尔比的定义:;4.4.3 床料粒度的影响;4.4.4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4.4.5 风速的影响;4.4.6 给料方式及给煤点数的影响;
4.4.6.2 给煤点数的影响
据一些运行厂家的经验,有:
(1)煤和石灰石的给料点的数目均不宜少于2点。
(2)从单个给料点负责的床截面积来说,鼓泡床每个给料点负责1.7~16m2床面;而对循环流化床,每个给料点负责8~38 m2床面。锅炉容量越大,取值越高。一般地,循环流化床有2~4个给煤点既可满足要求。
(3)燃料性质不同,给料点数目也不同。;4.4.7 负荷变化的影响;4.5 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
NOX和N2O的生成机理; N2O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它是破坏臭氧的直接反应物。
流化床中N2O主要来源于燃料氮。影响N2O的排放的因素主要有床温、煤种、过量空气系数、各种催化剂等。
N2O生成量与床温的关系如图4-9所示。;; 4.5. 1 循环流化床内NO生成规律
煤中的氮在煤的若分解过程中也作为挥发分而气化。但是温度不同,气化的氮化合物占总氮的化合物的比例也不同。气化的氮化物主要成分为NH3、HCN和N2,这些中间物质再与含氧化合物反应生成NO。; 4.5.2 C、NH3分解NO的原理
C分解NO的反应式如下:
C + 2NO → CO2 + N2
C + NO → CO + 1/2N2
当温度超过680 ℃时,反应活化能增加;在流化床运行的温度范围??,这一分解反应的反应速度极为迅速。
NH3分解NO的反应式如下:
;4.6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氮氧化物
排放量的主要因素;4.6.2 过量空气系数和一次风率
对NOX排放量的影响
过量空气系数对NOX的排放量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1)降低过量空气系数, NOX排放量下降;2)过量空气系数增大得很大时,对NOX排放的影响大大减弱。
在还原性气氛下,可降低NOX的排放量。可采取分段燃烧的方法。以二次风的送入点为界限,为有效的控制NOX的生成,在上部应为富氧区,下部应为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师大庐山实习报告选编.docx
- 江西省恒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玻璃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编.doc
- 江西初中一年级第4单元第4课_中秋咏月诗词三首选编.ppt
-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鹰潭一中2016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选编.doc
- 江西省塘坝除险整治技术指南选编.pptx
- 江西省疟疾监测工作实施方案选编.doc
- 江西省瑞昌二中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快班阶段性检测(一)选编.doc
- 江西省新建区2016届加强班高考模拟训练——理科综合试卷一化学试题选编.doc
- 江西省玉山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doc选编.docx
-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选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