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培训资料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电池培训资料选编

汽车电池生产工艺培训 (生产工艺流程); 它是汽车起动提供电源,使汽车电机转动,并提供汽车发动和点火及照明用电,也称SLI电池(Starting Lighting ignition)还供应汽车内其它装置的用电,如音响,鸣笛刮水器等。 由于汽车电池主要用于汽车的起动,此时需要较大的电流供给起动机电流,冬季则需要更大的电流来发动起动机。一般电池起动电流为5C20,有些电池要求10C20。 汽车在行驶中由发电机给电池充电,一般都装有调压器,电池充电到一定程度就停止。对于12V电池电压限制在14.4V; 一,目前我公司生产的汽车电池主要有排气式和阀控式两种。排气式是富液式免维护电池,隔板是PE隔板;阀控式是贫液式免维护电池,隔板是AGM隔板。 二,由于汽车的改进对蓄电池提出了不少的要求,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良好的低温急放电性能(CCA),质量轻,体积小和容量大,在高中速行驶时充电接受能力的优越,不需要加水的免维护和少维护电池等。 三,由于现代工业经济对汽车的需求和私人轿车的增加,汽车电池的前景将是十分广阔。免维护电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一,DIN系列:如56618(5代表12V电池,66代表20小时率容量,18代表电池的结构和特性); 二,JIS系列:如55D26R(55代表电池的性能分类,D代表电池宽乘槽高的区别,26代表电池尺寸组,R代表电池端子左正右负) 三,BCI系列:如24R-775(24代表尺寸组分类,775代表电池在-18℃时的起动放电电流,R代表端子方向左负右正);标准号:GB5008.1-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GB/T5008.2-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 GB5008.3-2005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端子和尺寸和标记 如:6-QW(A)-36T(其中6代表电池为6单格电压12V,Q代表起动用,A代表干荷电池,36代表电池容量);一,20小时率容量 以I20=C20/2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10.5V的时间. 二, 储备容量 以25A电流放电,终止电压10.5V的时间不低于规定值。 三,低温起动能力 (CCA) 电池在低温-18℃放置20小时,以低温起动电流放电达到一定容量。 四,充电接受能力试验 完全充电的电池以I0=Ce/10(A)电流放电5小时,放电结束后,立即将电池放???0℃低温箱中20-25小时后取出1分钟内,用恒压14.4V充电,经10分钟后测记电流 五,电解液保持能力 六,循环耐久能力 七 水损耗试验 八,耐振动性试验 ;电池小盖;一,是由正负极板,电解液(1.280),PE隔板,电池壳,电池大盖,电池小盖,电眼,提手,端子保护套等组成。 二,内部型号LAU12-70A中“L”代表理士,“AU”是英文单词“Automotive”汽车电池的前两个字母,代表汽车电池;“12”代表12V的电池,“70”代表电池20小时率容量,“A”代表本厂设计代码。;铅零件铸造;1、摆放极柱、对焊件;焊接架烧焊高度符合《汽车电池壳打孔位置与尺寸一览表》。;2、冷却;一, 正、负极板规格、数量符合《汽车电池物料明细表》中对应的电池型号。;1、检查修剪;焊接牢固,无裂纹,无虚假焊。;1、套隔板袋;正极板或负极板装入PE隔板袋内。;1、正负极群交叉配组;正负极板型号、数量应符合生产单的要求。;1﹑右手拿相应极群配相对应边插板;将极群组按正负极串联方式正确装入电池壳内,电池端子的极性与电池外壳标记的极性一致。;1、按照工艺要求设定各参数;焊接点熔接良好,饱满、牢固,无冷焊、虚焊等。;;;;电池盖与电池壳四周对齐,错位≤0.5mm。个别电池盖由于本身质量,允许对角线错位≤1mm。但四个角侧面要对齐,错位≤0.5mm。;1、安装模具,点燃焊枪,开始烧焊;极柱与铅套熔化厚度3mm以上。;1、设定好工艺参数;半自动线:在8秒保持时间内,电池每一格气压降≤2KPa为合格品。 ;1、根据要求测量酸密度;注酸密度:4月1日~9月30日1.065±0.003g/cm3(25℃)、10月1日~次年3月31日1.080±0.003g/cm3(25℃)(不含分析纯无水硫酸钠)。硫酸电解液密度、温度应符合《电解液密度与温度对照表》中的密度、温度的规定。;;电池必须按照规定的充放电工艺参数完全充电。;;电池开路电压≥11.70V。;1、根据要求测量酸密度;加酸量:符合《汽车电池内化成加酸工艺一览表》中二次注酸密度和二次注酸量的规定,加酸量公差±10g。;;抽酸高度(电池单格液面至电池注酸孔口平面的高度),符合《汽车电池内化成加酸工艺一览表》中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