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域海洋环境状况及生态问题选编.docVIP

浙江海域海洋环境状况及生态问题选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海域海洋环境状况及生态问题选编

PAGE  浙江海域海洋环境状况及生态问题 二O一五年五月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19212694 一、环境质量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419212694 \h 1  HYPERLINK \l _Toc419212695 一、主要生态问题  PAGEREF _Toc419212695 \h 2  HYPERLINK \l _Toc419212696 1、海水富营养化状况严重  PAGEREF _Toc419212696 \h 3  HYPERLINK \l _Toc419212697 2、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  PAGEREF _Toc419212697 \h 3  HYPERLINK \l _Toc419212698 3、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渔业资源日趋贫乏  PAGEREF _Toc419212698 \h 7  HYPERLINK \l _Toc419212699 4、米草入侵日趋明显  PAGEREF _Toc419212699 \h 7  HYPERLINK \l _Toc419212700 5、电厂温排水热污染已成为港湾生态系统新的威胁  PAGEREF _Toc419212700 \h 8  PAGE 8 一、环境质量基本情况 近岸的污染程度仍然重于外海。从区域分布看,杭州湾内污染程度相对其他区域严重,其次为与浙南海域(台州海域)交界处的三门湾沿岸及往东往南区域。 春季 冬季 秋季 夏季 2014年各季度浙江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分布示意图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N、P等营养盐,无机氮含量处于劣四类水平,活性磷酸盐含量处于劣四类或符合四类水平,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受长江、钱塘江及甬江径流等影响,污染物具有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 水体中的重金属铅、铜、锌和石油类等含量在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两湾一港”等局部区域超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O、pH、化学需氧量等其他监测指标基本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2002年~2014年8月份监测结果比较显示,2014年劣于第四类和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较多年均值上升1个百分点,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较多年均值下降6个百分点。 2002年~2014年8月浙江省近岸海域水质等级面积变化图 所辖海域表层沉积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基本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但“两湾一港”等部分区域重金属铅、铜含量超一类标准。 海洋生物中,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和琼氏圆筛藻等硅藻类;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优势种包括针刺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背针胸刺水蚤、精致真刺水蚤和球形侧腕水母;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主要包括不倒翁虫、半褶织纹螺和纵肋织纹螺。空间分布上,甬江口、北仑港等近岸人类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域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低。 一、主要生态问题 随着临港工业、港口运输、滩涂围垦、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近岸海域也由于受到了来自陆源排污(包括河流径流输入等)、海上工程及交通运输、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海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有:水体富营养化仍然严重;环境承载压力大,局部海域海洋功能受损严重;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渔业资源日趋贫乏,米草入侵趋势明显、海洋生态风险加剧等。 1、海水富营养化状况严重 2014年监测结果表明,浙江近岸70%以上的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秋、冬季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最为显著,96%的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春、夏季海域富营养化状态相对较轻,但仍有76%和71%的海域呈富营养化状态。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集中在杭州湾、椒江口、瓯江口、飞云江口、鳌江口等港湾河口区域。与上年相比,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态基本持平。 陆源污染是造成近岸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浙北海域陆源污染物主要来自长江、钱塘江等外流域河流注入东海的污染物,约占总污染物的70%;本海域沿岸生产生活污水中携带的污染物,陆地表面随雨水入海的面源污染物,企业、个人非法向海洋倾倒的垃圾等污染物占30%;近岸海域入海排污超标严重,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均为主要超标污染物;海水养殖业的自身污染,进一步加剧局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据统计估算,部分港湾和养殖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如象山港、三门湾等海水养殖对该海域污染物入海总量相关指标(氮、磷)的贡献率为17%。 2、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 入海河流: 2014年,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6条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约225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 (CODCr)约214万吨,占95.1%;总磷约6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