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冰箱发泡教程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灌注生产工艺
技术工艺部王亚英
Page NUMPAGES 9 of PAGE 9
概述:
聚氨酯问世于1937年,由德国化学家奥托.拜耳首先研制成功。1945年西德将硬质聚氨酯泡沫作为轻质高强度夹层材料用于航空。1951年西德拜耳公司开发了发泡机及连续化生产设备。此后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相继开发引进英、美技术进行聚氨酯泡沫生产。我国于6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化生产,70年代应用于冰箱保温层。
聚氨酯是在分子主键中含有重复的-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是由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的,聚氨酯泡沫可通过物理发泡的方法制成。物理发泡是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低沸点易挥发液体如F11,F12等,通过主体的反应放热使其气化,在泡沫稳定剂的作用下使气体包附在聚氨酯体系中,经加热固化生成聚氨酯泡沫。化学发泡是利用过量的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CO2气体,在泡沫稳定剂作用下停留在聚氨酯体系中,经加热固化生成聚氨酯泡沫。由于生产聚氨酯泡沫的原料很多,加上采用不同的配方可制得多种性能不同的制品,因此聚氨酯泡沫可分为硬质、半硬质、软质、弹性体等。
硬质聚氨酯泡沫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与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能均匀地充满复杂结构,成型工艺简单,广泛地用于冰箱、石油管道、冷藏车及房屋等的保温材料。
各种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比较
具有与20mm厚硬质聚氨酯泡沫同等性能的其它材料厚度
材料名称 材料厚度(mm)
(导热系数)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硬质聚氨酯
泡沫(0.020 20mm
W/m.k)
聚苯乙烯泡沫 30
(0.032)
玻璃纤维
(0.043) 40
纤维板
(0.043) 40
木纤维水泥板
(0.13) 120
胶合板
(0.15) 140
石膏板
(0.17) 160
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
硬质聚氨酯泡沫所用材料包括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
多元醇
硬质聚氨酯泡沫使用的多元醇一般是羟值为400~500KOH/g的聚醚型多元醇,包括303、403、625等型号的聚醚。他们分别以丙三醇、乙二醇、砂糖等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为起始剂,在催化剂氢氧化钾的作用下,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进行开环聚合,经过脱碱、过滤、脱水制成不同官能基的聚醚多元醇。
KOH R
~H.+R-CH-O-CH2 -0-CH2-CH-OH
活泼氢 环氧乙(丙)烷 聚醚多元醇
异氰酸酯
硬质聚氨酯泡沫使用的异氰酸酯一般有以下三种:
1)、PAP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2)、C-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因毒性较大,现一般很少采用)
异氰酸酯化合物具有2个以上活性高的异氰酸酯基(-NCO),除与多元醇类化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外,还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尿素。二氧化碳起发泡剂作用,尿素起到增强骨架作用。
~OH+~NCO ~H-N-C=O-O~
多元醇 异氰酸酯 聚氨基甲酸酯
2~NCO+H2O ~H-N-C=O-H-N~+CO2
尿素
泡沫稳定剂
泡沫稳定剂具有促进异氰酸酯、多元醇等难混成分的混合,降低系统的表面张力,以助生成均匀的泡沫的作用。可调整气泡大小、保持泡沫结构的稳定,并可改善机械性能。
对于不同系列的多元醇有不同的泡沫稳定剂,因此在选用泡沫稳定剂之前,首先要确定多元醇的种类。一般采用si-c型、si-o-c型泡沫稳定剂,用量为多元醇用量的1~5%。
发泡剂
一般使用F11、F12及水等作为发泡剂。
各种发泡剂的导热系数如下表。
名称沸点(℃)导热系数(Kcal/m.h. ℃液体(25℃)蒸汽(1大气压)F1123.80.07530.0067F12-29.80.0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发电概算定额.pdf VIP
- 塔吊司机与塔吊指挥管理制度.doc VIP
- J B-T 3999-2007 钢件的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pdf VIP
- 叶黄素对眼的保健作用和临床观察 Lutein on eye protection and its clinical observation.pdf VIP
-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唱祖国》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业指导书.doc VIP
- 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解读.pptx VIP
-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doc VIP
- 看拼音写汉字.docx VIP
- 锅炉辅机检修工技能鉴定简答题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