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古尋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普利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普利街
2011-12-28 00:37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E5MTY0fGI3ZWY2YmJmfDEzMjUwMzg1NTl8MjgwOTIxfDI1NjkyOQ%3D%3Dnothumb=yes \o W020070711643595474652.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289.94 KB)
普利街东接泉城路西门,西接经二路,街长 417 米,宽 12米,普利街过去是往来于济南老城与商埠间的“黄金通道”
2011-12-28 00:38 上传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E5MTY1fGQ2ZjQzZDI1fDEzMjUwMzg1NTl8MjgwOTIxfDI1NjkyOQ%3D%3Dnothumb=yes \o W020070913286255787693.jpg 下载次数:0 \t _blank 下载附件 (27.24 KB)
济南开埠,柴家巷变身普利街
普利街过去叫柴家巷,是一条狭窄的普通小巷,因此处是柴市而得名。明崇祯六年《历城县志?建置》载有“三元宫,一在杆石桥内,一在柴家巷”。明崇祯十三年《历城县志?建置考》(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载有“柴家巷”。据记载,柴家巷东起筐市街南口,西至会仙桥,北有靖安巷,南有郝家巷、西券门巷,全长417米。
清代咸丰年间,因修筑圩子墙,将柴家巷与街西头的会仙桥之间的通道堵死;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为便于城区与商埠间的交通,1908年在永镇门与永绥门之间的会仙桥头,增开普利门,取“普遍得利”之意,普利门与圩子墙内的柴家巷贯通,此后柴家巷便改称普利街,会仙桥更名普利桥。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中记载:“柴家巷今称普利街。”
1906 年开埠后,普利街经改造拓宽,东起筐市街南端,西止普利门桥,北通靖安巷,南通郝家巷和西券门巷。在上世纪 30年代,这条街铺上了柏油,道路两边建成整齐划一的楼房,或洋味十足,或中西合璧,传统的店铺与近代化的经营相得益彰,这里生意繁华,店铺拥挤,一度成为商业聚集的“金街”,许多老字号也纷纷来此开设分号。象普华鞋店、赞玉堂药店、泰康食物店、廖隆昌瓷器店、鸿祥永布店、治香楼百货店、老茂生糖果庄、大生东杂货店、草包包子等老字号遍布街头,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盛极一时。
繁华落尽,片片记忆成追忆
一提起普利街上的老字号,很多老济南可能首先会想起赞玉堂药店,赞玉堂开设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它最早位于岳庙后街西首路北,后来在普利街开了分号,以批发、零售中草药和中成药为主。赞玉堂的绝活就是他们秘制的“膏丹丸散”,药效独特,在当时的济南可谓是“无人不晓”。
除了赞玉堂外,街上还有赫赫有名的大同西药房和厚德堂药店,后者是天津厚德堂分号,该店的绝活是独家药方“百草丹”,专治妇科疾病,当时也是非常畅销。
赞玉堂西邻、普利街58号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大生东杂货店,大生东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是主营纸张、糖和海味的百货店。当年这里出售的海参、鲍鱼等名贵海产品以货真价廉而著称。上世纪50年代,大生东被改为中东旅社,后来则变成大杂院。
一提起普利街上的普华鞋店,很多老济南都会记得礼服呢的牛皮底鞋。普华鞋店原先在普利街南侧,后来,挪到了街北,如今,有幸保留下来了。老济南有“戴帽就上永盛东,穿鞋快到普华来”的说法,现在的鞋店仍以经营布鞋为主,门上悬着大大的“普华鞋店”招牌。
济南著名的老马家开设的鸿祥永绸布店也位于普利街上。老马家指的是章丘明水马锡田,鸿祥永绸布店开设于1896年,当时马锡田得到了孟洛川的帮助才得以开业,鸿祥永绸布店是济南绸布业五大家之一。
治香楼百货店可以说是济南百货业最有名气的老字号之一;泰康食物店是济南最早生产罐头、饼干的最大的一家食品公司,曾经的知名度可想而知。
还有早就消失了的谦祥益绸缎店、谦恒吉鞋店……
沿街东行,临近街东头就是远近闻名的草包包子铺了。草包包子铺的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草包包子铺的创办人原名叫张文汉,是济南泺口人。张文汉童年就进入泺口继镇园饭庄,拜名厨李安为师。因张文汉生性憨厚,终日烧火、择菜、干杂活,师兄弟间都称他为“草包”,张文汉也不介意。包子铺就起名为“草包包子”。后来,为了扩大经营,草包包子铺便搬到了大观园北门里西侧,在这里火了一阵子,后来因为大观园易主,草包包子铺迁至普利街东口。草包包子以其皮薄、馅多、味美、灌汤而誉满泉城。
除了商号密布,普利街上还曾有一位值得济南人怀念的人,他便是明代诗人李攀龙。
李攀龙历任郎中、陕西提学副使等职,官至河南按察使。他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