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清泥河流域综合治理施工方案923.doc

  1. 1、本文档共1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昌市清泥河流域综合治理施工方案923

PAGE  第一章 工程概述 第一节 工程说明 1 工程概况 TOC \o 1-3 \h \z \u  许昌市清泥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南外环路至许昌县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界段)设计范围为南外环路以南至许昌县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界,桩号为左岸20+000-21+608,右岸20+200-21+718,全长约1.7km。本次工程分为水利工程、景观工程、桥梁工程。其中,水利工程包括土方开挖、堤防填筑及配套建筑物,含1处排水涵重建,位于清泥河右岸桩号20+425。景观工程包括绿化种植和浇灌系统。桥梁工程包括拆除重建桥梁1座。桥梁位于清泥河20+514处,跨径布置为4-16m,桥梁总长69.04m,工程范围为桥涵及台后10m长台背处理部分。 2 气象特征 桥位所在区域属于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光能充足;降水适中;无霜期长。除西部禹州市有部分山区岗地外,其余为平原地区,气候差异不大。历年平均气温在14.3~14.6℃,历年年平均空气的相对湿度在68~71%之间,历年平均无霜期217.5天,平均日照时数2154.2h,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20.6Kcal/cm2。历年平均降水量671.1~736.0mm,多集中在6~9月份。风向、风速均有明显的变化。 3工程地质 3.1 基本地质条件 工程区位于许昌市西部,交通方便。工程区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为土岩双层结构,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和中更新统(Q2)洪积物,岩性主要为中、重粉质壤土,下部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洛阳组(N1L)软岩,岩性主要为粘土岩,地层分布比较稳定。 工程近场区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或近东西向为主,断裂活动相对较弱,无对工程有影响的地震断层。工程区无发震断裂存在。许昌禹州断裂(F74)西段于1991年10月曾发生3.4级地震,对工程有一定的影响,应予注意。工程区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塌岸和局部地震液化。 桥址区属平原河谷地貌。清泥河西北至东南向流经场区,桥址处河道较顺直,河道宽20m左右,河两岸地面高程在66.5~66.8m,地形较平坦,河底高程约为62.0m,水面高程约为62.3m,两岸有堤防,堤顶宽约2~4m,堤顶高程约为66.5~67.2m,堤身高约1.0~4.0m。左侧滩地一般宽约20~30m,滩面高程约63.0~65.5m,左岸有高约1~2m的台阶。 场区地层由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构成,按时代、成因及岩性不同,将场区地层共划分为6个土体单元,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eq \o\ac(○,6)粘土岩(N1L):棕黄色,泥质结构,成岩差,一般呈坚硬土状,含钙质结核,粒径0.5~2.0cm,局部钙质富集成层。该层最大揭露厚度5.9m,层顶高程32.47m。  eq \o\ac(○,5)重粉质壤土(Qd1p 2):棕黄色为主,一般硬塑~坚硬状,结构较致密,具灰黑色铁锰质斑点及其豆状结核,含钙质结核,粒径一般2-5cm,分布不均匀,部分为粉质粘土。该层厚9.3m左右,层顶高程39.96~41.77m。  eq \o\ac(○,4)-1重粉质壤土(Qa1p 3):浅棕黄,硬塑状为主,含钙质结核,土质不均。该层厚4.0~5.3m,层顶高程43.96~47.07m。  eq \o\ac(○,4)轻粉质壤土(Qa1p 3):浅棕黄色,可塑状,具灰黑色铁锰质斑点,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一般1~3cm,少量5~7cm。土质不均,底部为重粉质壤土夹层。该层厚7.5~11.9m,层顶高程54.47~55.86m。  eq \o\ac(○,3)中粉质壤土(Q1a1 4):浅黄~灰黄色,杂锈黄色及浅灰绿色条纹,可塑状,见蜗牛壳碎片,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一般2cm左右,土质不均一,夹重为质壤土薄层或透镜体。该层厚5.6~7.5m,层顶高程61.46~62.07m。  eq \o\ac(○,2)重粉质壤土(Q1a1 4):褐色、灰黑色杂铁锈色条纹,硬塑状,近团粒状结构,局部具有针状孔隙,底部含少量小钙核,土质不均一。该层厚1.0~2.0m,层顶高程62.07~63.46m。  eq \o\ac(○,1)重粉质壤土(Q2a1 4):褐黄色,硬塑状,含植物根系,具有铁锈色条纹,较均一。该层分布于场区内地表,厚2.0~2.9m。 3.2 地震 许昌市区位于华北地震区的华北平原地震带南部,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工程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 桥梁工程区地貌属黄淮冲积平原区西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50秒。拟建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在7度地震作用下,场地地基土不液化。综合评定场地地基土的类型为中硬土,拟建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的有利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