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张建飞2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3.教学难点、重点、关键点;1.案例导入法;1.角色体验法;教师小结,强化知识点(3分钟);1.案例视频,导入新课(3分钟)
观看视频:《行人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
教师提问:这起交通事故是谁引起的,这位行人有什么错,她的行为是否已经违法?通过观看、提问、思考、回答切入本课的内容。
;2.创境激趣,角色扮演,呈现问题(7分钟)
情境1:小刚15岁生日过后没几天,父母离婚。父亲非但没有给予小刚更多的关爱,还把对妻子的憎恨统统发泄到孩子身上。渐渐地,小刚不再做无力的辩解,他开始流浪街头,整天跟一伙“小哥们”抽烟喝酒厮混,继而赌博,后被带到派出所接受处理。
情境2:17岁的黄某与两名同学同游文化广场,因口渴没钱没水喝,便提议向学生“借”点钱用。这时,他们看见一名小学生手里拿着一个??包,黄某便走上前挥舞拳头,对这名小学生的脑袋说:“有没有钱?有钱就快点拿出来。”那名小学生害怕便将手中的钱包交出。黄某拿过钱包后,取走里面仅有的2元钱,之后又把钱包扔回。黄某后被公安人员带走,接受审查询问。;3.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7分钟)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设计的问题,得出结论,进一步认识不良行为的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危害,也进一步明确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区别和联系。;4.教师小结,强化知识点(3分钟)
通过导课、学生表演、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基本上对本课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关键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总结陈述,强化知识点,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并提出告别不良行为的期望。;5.趁热打铁,签订《告别不良行为》监督卡(5分钟)
设计好一份《告别不良行为》监督卡,让学生在课堂上签好,时刻督促自己杜绝不良行为,洁身自好远离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
;6.布置课后作业(3分钟)
课后收集未成年人因为没有改正不良行为而最终导致违法甚至是犯罪的案例,写一篇《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的》的自我警示录(200字左右);教学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