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叶权三考的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文人叶权三考的论文.doc

  明代文人叶权三考的论文 叶权;籍贯;生卒年;《御倭十二策》   中图分类号: k24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2012  叶权是明代文人,所著笔记《贤博编》为现代学者视为“明中叶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资料。[1]点校说明而他的籍贯、生卒年以及所上《御倭十二策》等存在问题,扑朔迷离,需要勾考,以期对明史、文学史等研究有所裨益。   一 、叶权籍贯考   叶权,字中甫。他的籍贯,《贤博编》的程涓“序”,说他是明万历时徽州休宁人,但又提到另一种说法:“籍钱塘,诸生”。[1]程涓序似乎将休宁、钱塘二说并存,其它资料也有类似记载:康熙、道光《休宁县志》皆曰:“叶权,字中甫,中市人。”[2]344中市是休宁的一个地名。而《休宁名族志》既载:“叶权,中市人。”[3]53又说:“权,浙江杭州府庠生,学识该博,有经世才。”[3]502   那么,叶权到底是休宁人还是钱塘人?   据《新安名族志》的记载:叶氏在休宁的历史很悠久,“‘未有休宁县,先有曹、吴、刘、叶。’此盖相传古语。”[4]422叶权的先辈一直住在休宁昼锦的中市,据《休宁名族志》记载:叶权祖先的叶高玹,在明代“由城南始迁于此”,所谓“永乐改元,始卜居焉”。[3]500501叶高玹生三子:天成、天汉、天赐。叶权由叶天成这一支繁衍而来,氏系为:叶高玹-叶天成-叶荣-叶富端-叶万胜-叶权。可见,从始迁祖叶高玹到叶权已经六代。   又据《休宁名族志》记载,从叶高玹到叶权曾祖父名叶荣,都住在中市。.叶荣“好读书,能文辞,彬彬为儒者”[3]501,但三十岁就早卒。叶荣的儿子叶富端,赖其母闵氏“茹荼抚孤,励志冰霜。教子不事姑息,治家惟务俭勤”,取得功名,为七品“宣议郎”[3]501,到外地任职。叶富端到任后,“惟以光大先世为念,购地筑室,弘壮独甲一时。”[3]501叶富端应是叶权氏系中因做官最早离开休宁并在外地定居的先人。而《休宁名族志》又记载,叶富端及其弟叶富兴活动于浙江杭州一带,其子万邦、万美亦居浙。他们的后代多在杭州一带博取功名:叶葰懋为“浙江仁和县庠生”;叶富兴之子叶万邦更是“望重乡闾,名高两浙,一时名公咸愿与交欢。”[3]502作为叶富端的孙子,叶权自然就落“籍钱塘”。   为此,叶权的祖籍肯定为徽州休宁,至少祖父叶富端早年仍居休宁,但也因叶富端宦游浙江,叶权又为“杭州府庠生”,遂寄籍杭州。   二、叶权生卒年考   《贤博编》的程涓“序”说他是明代“隆、万间人”,但未及生卒时间。而《贤博编》的点校者认为他 “生于嘉靖元年(1522),卒于万历六年(1578)”[1]点校说明,未做详细考证和说明。是说法有不妥之处,需要证补。   1.叶权生年。《贤博篇》云:“西湖孤山西溪别墅,洪氏所筑,俄属仇总兵。仇败,归陆锦衣,塑宣公像,渐增华美。今入官。三十年来,余目击更三主,皆世家,而皆不终。”[1]10这条资料提到别墅的归属,历经三个主人:始为洪氏所建,后分别为总兵仇鸾和执掌锦衣卫事的陆炳所得。   仇鸾之事见于明代诸多史籍,他与权相严嵩争宠失利,后“大学士徐阶遂密疏鸾通卤误国状,命锦衣陆炳访之……中道擒之,曰‘此邀卤入寇也。’鸾死一日矣,追戮之,传示九边。”[5]这件事发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贤博篇》说“三十年来,余目击更三主”,上推三十年,应当是嘉靖元年(1522)。但洪氏筑西溪别墅及洪、仇主人更替时,叶权不可能年幼,很难“目击”感知。为此,叶权“至少生于嘉靖元年(1522)之前”,这种表述可能更确切一点。   2.叶权卒年。《贤博编》万历间黄应台刻本,也是现存唯一刻本,未明载叶权的卒年。书中曾提及万历癸酉元年(1573)“婺源县溪水中螺,首尾相接如绳,长十余里”;又提及甲戌二年(1574)“漕运王都御史宗沐兴役,沿淮筑堤,几二百里,然随筑随坏。”[1]3839这些记载只能说明1574年叶权还在世,还不能揭开叶权卒年之谜。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结合《贤博篇》“序”以及其作者程涓的卒年,来傍证叶权的去世时间。   程涓是明代徽州人,著有《千一疏》二十二卷。有学者认为他“卒于万历三十四年”[6]712。但检阅安徽省博物馆所存明刊本《千一疏》中陈所学的“序”,程涓应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前后去世。陈所学,字正甫,湖北竟陵人,时任徽州知府。在《千一疏 “序”中说,在新安(徽州)时,程涓曾“来谒”。陈所学盛赞程涓才学,痛惜其“何赍志修文地下?”慨叹曰:“千载同恨矣!”并述道:“又可十载,而余辖闽,左使范原易先生贻书寓一编,曰是公所品拔,程生遗墨,而槲儿定之,黄令如松镌之。”[7]按:范原易先生即范涞,号唏阳,徽州屯溪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时任闽浙左右布政使。槲儿乃范原易之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