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考试语文诗歌鉴赏意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考试语文诗歌鉴赏意象

把握意象 体味情感;考纲要求:;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2002年全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月”的意象;一、通过联想,抓住相似点,由物及情,由物至理。 ;“月”的意象;“月”的意象;演 示 文 稿 1 2 3 后 等;“月”的意象;“月”的意象;“月”的意象;“月”的意象;“月”的意象;第四,从时间意识去联想。 ;;“月”的意象;“月”的意象; 二、抓住画面,联系背景,进行想象和感受;; 三、 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  由于民俗习惯和作家前后互相的影响,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往往在同一物象上反复寄寓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的情感,使这个物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1、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的品格,有人欣赏它的气质。菊花可以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梧桐: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3、杜鹃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闲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4、鹧鸪鸟: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5、寒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6、桑梓: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     ――金人刘迎《题刘德丈戏彩堂》 7、关山月、楼兰:指边塞。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8、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9、鸳鸯:   比喻恩爱的夫妻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分析意象时要注意的两点 ;分析意象时要注意的两点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南宋*吴文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 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2003 年春季题)   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_____,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_______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遣闷,它在于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是培养文学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朱光潜《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