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頜面部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頜面部解剖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口腔颌面部范围;;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本章内容将分为3部分讲述: 口腔的应用解剖生理 牙体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生理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第1节 口腔应用解剖生理;口腔(oral cavity) : 消化道的开端 包括: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 ; 以牙列为界,分为: 1. 口腔前庭 2. 固有口腔 ;一、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潜在腔隙。 ;口腔前庭外表形态;系带(frenum) ;腮腺导管口(parotid gland duct) ;二、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 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2.其外表形态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腭与软腭 口底 ;根据部位可分为前、后牙 根据功能及形态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牙冠的表面标志;;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一)唇(lips);;(二)颊(cheek) ;(二)舌(tongue)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三)腭(palate) ;;;(四)口底(floor of the mouth) ;;(五)咬颌关系、牙合 与牙弓关系 ;;第2节 牙体及牙周组织 应用解剖生理;一、牙;(一)乳牙;(二) 恒牙 ;一般左右同名牙多同时期萌出,上下颌同名牙则下颌牙较早萌出 智齿阻生 :第三恒磨牙; (三) 牙位记录 ;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法(推荐使用) 恒牙编号: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乳牙编号: 55 54 53 52 51 │ 61 62 63 64 65 85 84 83 82 81 │ 71 72 73 74 75 如72代表左下颌乳侧切牙。;(四) 牙体的组成 ;牙髓腔 :髓室,根管,根尖孔 牙冠的形态 :唇(颊)面、舌(腭)面、近中面、远中面和咬合面五个面 牙根的数目和形态 ;二、牙体和牙周组织;(一)牙体组织;(二)牙周组织;第3节 颌面部应用解剖生理; ;;颌面部主要包括: 颌骨 颞下颌关节 涎腺 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一、颌骨;(一)上颌骨;上颌骨体:分为一腔四壁,即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 上颌骨突: 1、额突2、颧突 3牙槽突 4腭突 ;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支柱式结构的临床意义: 传导外力(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 (2)上颌骨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愈合较快 (3)解剖薄弱部位的临床意义:骨折线易形成一定的规律 ;(二)下颌骨;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下颌骨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二、肌肉;表情肌:主要有眼轮匝肌(orbicularis oculi)、口轮匝肌(orbicularis oris)、上唇方肌、额肌、笑肌、三角肌和颊肌等 咀嚼肌: 1.闭口肌群(升颌肌):咬肌(masseter)、颞肌(temporalis)、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 2.开口肌群 :有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 3.翼外肌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