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家争鸣”的含义:;考点1、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百家”是虚指;展开争论,彼此吸收融合。
经济:铁器和牛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式微,诸侯争霸;变法改革;
阶级:士阶层兴起,受诸侯国统治者重视;
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考点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孔子生平
名字:
生活年代:
出生地:
称谓评价:
出身阶级:
整理作品:
思想载体: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仁”和“礼”是什么关系?;﹡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一、孔子;﹡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周游列国; 孔子五十二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中都地方的最高长官),只一年时间,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近各国听到这消息,都來参观,並且向他请教。
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专管全国建設。不久調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以后再也没有为官。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讲学图;5、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学术下移。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6、整理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7、评 价:
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2、孟子;1、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 理 观:“性善论”;
价 值 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评 价:
①“仁政”、“民本”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有重要作用,但出发点是为维护封建统治;
②“重义”对后世的精神文明有着重要影响。
; 荀子( 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
况,字卿,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在稷下
学宫讲学,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
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
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
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
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
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
子本人所作,保存了荀子的
主要思想。 ;荀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2、荀子:基本继承儒家,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政治主张:①治国当儒法并用,以礼教为主;
②提出“君舟民水”
伦 理 观:
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思想)
“天行有常”, “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制天命而用之”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 价:
①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被称为儒家的异端;
②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荀子的“性恶论”; 中国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说:“地球第一次爆炸时我的祖师爷定的,第二次是我的师傅定的,第三次是由我定的。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接见我,让我推迟地球爆炸的时间,我使了点劲,让地球晚爆炸了30年。” ;1.老子生平;道 是 万 物 本 原;1、老子生平
2、哲学思想:
①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摈弃“天命”的据对权威;(唯心主义)
② 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守静”就能“以弱胜强”,未提出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