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酶类药物.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酶类药物

第十四章 酶类药物;酶 药用酶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一类酶制剂。 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当酶的生物合成受到影响或酶的活力受到抑制,生物体的代谢受阻就会出现各种疾病。此时,若给机体补充所需要的酶,使代谢障碍得以解除,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药用酶制剂,早期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烧伤及感染引起的炎症。现在,国内外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制剂已超过700余种。 促进消化酶类 消炎酶类 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酶类 抗肿瘤的酶类 与生物氧化还原电子传递有关的酶 其他药用酶;药用酶的来源和生产;生化制备法; 2.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材料选定通常要进行处理。要剔除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如不能立即进行实验,则应冷冻保存。 酶蛋白在细胞内外的分布有三种情况:—是释放到细胞外的酶,叫胞外酶;二是游离在细胞内的酶.叫溶酶;三是牢固与膜或细胞颗粒结合在—起的,叫结酶,后二者合称胞内酶。; 由于酶蛋白分布不同,提取方法有所差异。 微生物胞外酶,用盐析,或有机溶剂沉淀等从发酵液中沉淀酶,制成酶泥。 胞内酶需收集菌体,经破细胞后提取。 其中结酶还有个打断酶蛋白和细胞颗粒结合的问题。动植物细胞,也有打破细胞的问题,对动物材料,应剔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对植物材料如种子应去壳.以免单宁等物质着色污染。;a、机械处理 用绞肉机绞,成为组织糜。许多酶可以从较粗的组织糜中提取出来,但不能太粗。选择孔径,先粗后细。 用绞肉机一般细胞并不破碎 。有的酶必须细胞破碎后才能有效地提取,在实验室常用的是玻璃匀浆器和组织捣碎器。 工业上用高压匀浆机。;b、反复冻融 冷到-10℃左右,再缓慢溶解至室温,如此反复多次。由于细胞中冰晶的形成,及剩下液体中盐浓度的增高,能使细胞中颗粒及整个细胞破碎,从而使某些酶释放出来。 c、丙酮粉 组织经丙酮迅速脱水干燥制成丙酮粉,不仅可减少酶的变性,同时因细胞结构成份的破碎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中。 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糜或匀浆悬浮于0.0lmol/L,pH6.5的磷酸缓冲液中,在0℃下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倒入10倍体积的-15℃无水丙酮内,10分钟后,离心过滤取其沉淀物,反复用冷丙酮洗几次,真空干燥即得丙酮粉。丙酮粉在低温下可保存数年。;d、微生物的预处理 要是酶是胞外酶,则可除去菌体后再直接从发酵液中吸附提取酶。但对胞内酶则需将菌体细胞破壁,制成无细胞的悬液后再行提取。 通常用离心或压滤获得菌体。 絮凝剂: (1)絮凝剂中和了悬浮粒子表面上的电荷(菌体细胞表面上亦存在着羧基和氨基,故带有电荷),最终导致了这些粒子的絮凝。 (2)絮凝剂的包埋或吸附作用,把菌体及其它不溶性粒子机械地吸附并包埋在其中。 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除去培养基后,应深冻保存。;3、酶的提取 a、水溶液法 常用稀盐溶液或缓冲液提取。 组织糜、匀浆、细胞颗粒、丙酮粉 温度 温度通常控制在0一4℃左右.如果酶比较稳定时,可以例外。如胃蛋白酶可在37℃F保温抽提。 pH,首先考虑酶的稳定性。选用pH不应超过酶的PH稳定范围。其次,从抽提效果出发,最好远离待抽提酶的等电点。也就是说,酸性蛋白宜用碱性溶液抽提;碱性蛋白宜用酸性溶液抽提。第三,在某些情况下,抽提还兼有切断酶与细胞内其它成分间可能有的联系,从这点出发,选用pH 4—6为佳。 ;盐, 大多数蛋白质在低浓度的盐溶液中有较大的溶解度。所以,抽提液一般采用等渗溶液。最普通的为0.020—0.050mol/L的磷酸缓冲液, 0.15mol/L NaCl等。据报道,少数情况下用水抽提亦佳,这可能与低渗破坏细胞结构有关. 抽提液用量 抽提液用量常采用原料量的1—5倍。有时,为了抽提效果好些需要反复抽提时.抽提溶液比例可能大些. ;b、有机溶剂法 某些结合酶如微粒体和线粒体膜的酶,由于和脂质牢固结合,为此必须除去结合的脂质,且不能使酶变性,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丁醇。 正丁醇兼有高度的亲脂性和亲水性(特别是磷酸盐),能破坏蛋白间的结合使酶进入溶液,如琥珀酸脱氢酶。 c、表面活性剂法 表面活性剂能与蛋白质结含而分散在溶液中,故可用于提取结合酶。 如胆脂酸盐、 Triton、Tween、Teepol、十二 烷基磺酸钠等 ; 抽提后的细胞残渣或固体成分可用离心或过滤除上,在离心时,加入氢氧化铝凝胶或磷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