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联盟]后赤壁赋教案
后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儒道禅三位一体的复杂思想。
???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前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比较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感知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播放幻灯片),是他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起来的。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二、【整体感知】
题目为“后赤壁赋”,但是本文却写了多个场景,请你把所描述的场景的相关地点找出来,并说说三段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黄坂、家;第二段,赤壁下、赤壁上;第三段,江上、家。
第一段:夜游黄泥坂。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夜半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
三、【内容解析】
1、请找出第一段中写景的句子,此句写的季节、对象是什么?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的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明确:“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良宵、美酒、贵宾、佳肴,使夜游赤壁的兴致更浓,为游赤壁作铺垫。平静的乐。?
2、请找出第二段中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示苏轼怎样的情感?并生发出怎样的冲动?联系《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比较景色的异同。
明确:写景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诗人由此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从中暗示了苏轼无奈、惊叹的情感。生发出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特点:宁静清幽。两者都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苏轼下小舟、登高山,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他为什么要“划然长啸”?
明确:第一,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第二,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感情:激昂的乐。
4、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感情:悲伤恐惧。
5、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体现了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态度。
???????????????????????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惊叹
??????????????????????? 划然长啸?????????? 激昂的乐
??????????????????????? 凛乎不可久留?????????悲伤、恐惧
???????????????????????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小结:第二段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校联盟]50米跑教案.doc
- [名校联盟]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doc
- [名校联盟]5Aunit3默写.doc
- [名校联盟]6BUnit4试卷.doc
- [名校联盟]28醉翁亭记.doc
- [名校联盟]6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doc
- [名校联盟]6-5.doc
- [名校联盟]6徐悲鸿励志学画.doc
- [名校联盟]7A期末考试模拟试卷.doc
- [名校联盟]7年级1-7课的提纲.doc
- 新能源电动冷藏配送在2025年冷链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报告.docx
- 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pdf
- 密室逃脱剧情沉浸感量化评估方法在2025年应用探索.docx
- 2025年电商平台跨境进口业务物流配送效率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软装搭配产品研发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密室逃脱剧情设计2025年创新思维与技巧解析.docx
- 密室逃脱剧情设计2025年创新创意策划与实施.docx
- 2025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维护服务市场供需预测报告.docx
- 港口自动化升级项目运营与管理创新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成果鉴定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