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核心概念的整理及教学策略综述.doc

七年级数学核心概念的整理及教学策略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数学核心概念的整理及教学策略综述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反思与改进 ——以七年级概念教学为例 上海市三新学校 朱冬新 摘要: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理论体系的最基本元素,数学中的各种定理都是基于数学概念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概念的核心,才能正确地掌握并使用数学中的定理和法则。本文针对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通过七年级数学核心概念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载体,提出了改进核心概念教学策略之一。 关键词:概念教学 核心概念 概念的核心 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中有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抽象。概念反映的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叫做这个概念的内涵。适合于概念所指的对象的全体,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如七下①等腰三角形内涵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代表的所有对象的本质属性: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三线合一”等??等腰三角形的外延包括了一般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是构成概念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课的教学,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尤为重要。 目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概念引入时过分注重场景而忽略了目的   课堂教学引入得当,直接影响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但不少教师注重在概念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过于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而忽略了目的。例如,某位数学教师在七上①“对称图形”概念教学中,设计了“在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化蝶选段的渲染中,学生开始观察碧草清清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的优美画面”的导入情境,接着提问学生:蝴蝶有什么特点?学生答道:“蝴蝶很漂亮”“一只蝴蝶大,一只蝴蝶小”……不难看出,上述导入情境虽赏心悦目,但充斥了许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离数学中的对称图形知识相去甚远。导入活动占用了较长时间,却没有一个学生从对称的角度指出蝴蝶图案的特点,未达到教学设计的预期目标。 2. 概念形成时急于组成文字或者抄概念,而轻概念的形成过程 一般概念的形成要先感知后认知两个阶段。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 注①“七上”所知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材;“七下”所指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材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不可或缺的心理过程,是对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感知所提供的对事物的认识是简单的、表面的、零散的。而认知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在通过大脑反思琢磨后,能用精炼的语言概述出来,这中间的过程称为认知。感知不等于认知,但往往有些老师把感知代替了认知。例如,在七下“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教师演示或让学生用手拉三角形木架感知是否坚固、不变形,并以此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忽视从“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一定时,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不在同一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上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误导了学生。笔者认为,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重视直观性、感知、体验,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止步于对事物的感知,忽视对概念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概括体验过程,这样做实际上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必影响到对概念的理解。 3. 概念理解时注重记忆,忽视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在概念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其一是偏重形式记忆。数学中有一些概念是以符号语言或用式子举例的形式表示其意义的,而且在运用中又往往直接和这些符号或式子打交道。由此造成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疏于引导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偏重于学生记忆概念的外部表现形式。例如,在七上“代数式”概念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记住:用运算符合和括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然后补充说运算符号指的是加减乘除还有开方,另外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一个代数式,这些只让学生。实践证明学生最终还是不知道为什么a0不是代数式,也不知道为什么a和1是代数式的合理性,如果老师解释一下,a=1.a,而单独的一个数可以表示特殊的量,比喻1可以表示一项工程(六年级遇到过)或者一个班级,一群人等所以称为代数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图形还是概念、名词,不理解其意义,单纯的、机械的形式记忆是靠不住的。形式记忆会影响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短视的教学行为。   其二是偏重概念复述。概念的定义或描述是对概念本质特征和外延的说明,它是判断、解释、推理和应用的基础。怎样让学生掌握概念?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复述一遍概念的定义。结果,学生虽会背概念,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却茫然不知如何用概念,即所谓“死知识”。例如七下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所画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