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氨气度标准的解释.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氨气度标准的解释

关于氨气浓度的标准 根据国标TJ36-79规定,氨属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以是有毒气体,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规定属于Ⅳ级(轻度危害);但根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使用规范.设计规范》GB5044-83中相关规定,没有明确说明氨气属 HYPERLINK /search?word=%E5%8F%AF%E7%87%83%E6%B0%94%E4%BD%93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所以油化工企业 HYPERLINK /search?word=%E5%8F%AF%E7%87%83%E6%B0%94%E4%BD%93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不规定检测。 在《 HYPERLINK /search?word=%E5%AE%A4%E5%86%85%E7%A9%BA%E6%B0%94%E8%B4%A8%E9%87%8F%E6%A0%87%E5%87%8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氨在室内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2mg/m3。(合0.2635ppm);但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第三章车间卫生第三十二条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氨为30 mg/m3(合39.53ppm)。 关于排放标准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规定,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分别为2.0 mg/m3和5.0 mg/m3,(合2.635ppm和6.558ppm)。 参考标准: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5、《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范.使用规范.设计规范》GB5044-8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第三章 车间卫生   第一节 防尘、防毒   第二十七条 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的原料代替高毒的原料。   第二十八条 产生有害物质的车间,有害物质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放散不同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害大与毒害小的应隔开。   (二)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   (三)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第二十九条 产生危害较大的粉尘、有毒物质或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车间,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经常有液体的地面应不透水,并坡向排水系统。   第三十条 产生汞、砷等剧烈毒物质的车间,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的表面,应采用不吸收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其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第三十一条 经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得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第三十二条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表4 编 号物质名称最高容许浓度 (毫克/立方米)59五氧化二钡粉尘0.560钡铁合金161苛性碱(换算成NaOH)0.562氟化氢及氟化物(换算成F)163氨?30 64臭氧0.365氧化氮(换算成NO2 )566氧化锌567氧化镉0.168砷化氢0.3 铅及其化合物: 69铅烟0.0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4、室内空气质量 4.1 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 4.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见表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参数类别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 1 物理性 温度 ℃ 22—28 夏季空调 16—24 冬季采暖 2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空调 30—60 冬季采暖 3 空气流速 m/s 0.3 夏季空调 0.2 冬季采暖 4 新风量 m3/h.人30?5 化学性 二氧化硫S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