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嫩公路3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前嫩公路B3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PAGE
第 PAGE 114 页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前锋农场至嫩江公路是我省骨架公路网“两环、七射、六纵、三横”的横二线,其中伊春至北安(曹家)段是横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鹤哈高速与绥北高速、鹤哈高速与吉黑高速,是黑龙江北部横贯东西,跨越鹤岗、伊春、黑河三个地级市地域,实现区域间经济往来的便捷通道,在全省公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项目部承建前嫩公路B3合同段13座桥梁的施工生产任务,B3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60+000—K115+000,共计55公里,包括3座主线桥、1座U型转弯桥、1座互通立交桥、8座汽车天桥,工程量为22648m3,工作量为4300万元。拟定再增加两座冻土桥,图纸未下发。
1.2 设计标准
1.2.1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1.2.2桥面宽度:2×(0.5m防撞墙+净10.75m+0.75m防撞墙)+0.5m。
1.2.3 设计洪水频率:P=1/300。
1.2.4 路基宽度:24.5m
1.2.5 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和加速度系数小于0.05g。
1.2.6 设计基准期:100年。
1.2.7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1.2.8 环境类别:II类。
1.3 桥梁主要结构型式
下部结构:双柱式桥墩、肋板式桥台。
基础形式:钻孔桩基础、扩大基础。
1.4 自然地理概况
该路段位于东经128°54′~126°30′,北纬47°43′~48°14′之间,地处我省北部。伊春市翠峦区至跃进林场段为小兴安岭主脉,境内山地、丘陵起伏,东坡陡而短,西坡缓长,昆仑气林场至分水岭前为山前台地,地势平坦,与分水岭陡坎相接,局部中间环绕台地,整个地势南低北高,平均海拔400m。
1.5 气象、气候
沿线地区属北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冬季漫长、干燥、严寒,一年四季分明。受内陆及海洋高低气压和季风的交替影响较大。在极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季漫长,气候严寒、干燥。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雨少,易发生干旱,秋季降温急剧,常伴有霜冻发生;北安地区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春初、秋末主要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偏北风,降雨量少,空气干燥,气候寒冷。春末、夏季、秋初多受南来暖空气和河套、蒙古低压影响,偏南风,气温高降水量多而集中,空气湿润。冬季时间长,由11月至次年3月;春季短,为4至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至10月。
伊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极端最高气温为38℃,极端最低气温为-43.1℃,最大冻深为2.43m,年平均降雨量为631mm,最大积雪厚度为49cm,地面稳定冻结日期为10月下旬,稳定解冻日期为翌年4月下旬,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为28m/s。
北安市,年平均气温为0.2~1.0℃,极端最高气温为39℃,极端最低气温为-42.2℃,最大冻深为2.5m,年平均降水量为590mm,全年无霜期为110天,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3.2m/s。
1.6 主要工程量
考虑到本合同段桥位分散,施工战线长,物资调运困难,我部选定了建兴五场(宝山工区)和前进林场两处施工用地,B3合同段预制梁数量为510片,拟定建立两座预制场,并设立了2组预制场施工队伍,4组桥梁主体施工队伍。
B3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原数据)
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砼量(m3)钢筋(t)备注1钻孔桩根1754142.3280.7C302预制梁片5108885.131649.58C40 C503承台个282544.82151.23C304系梁个13114.257.34C305盖梁座971885.65295.25C306墩柱根1131118.57175.76C30 C407肋板座23418.4449.07C308桥面铺装及附属m33538.84471.63C30、C40、C50合计 =SUM(ABOVE) 22648 =SUM(ABOVE) 3080.56
第二章 编制依据和原则
2.1 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招标文件》
4)《施工合同》
5)《桥涵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
6)《施工图设计》;
7)本合同段施工结构特点,现场地质勘察资料及现场地理自然条件对施工工艺的影响。
8)建设同类桥梁的施工经验、技术革新成果和可以动员的设备和技术情况。
2.2 编制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本着将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