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微量营养素 第二节 维生素 ;红果(山里红,大山楂)的营养成分/营养素含量
(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一、 维生素概述 ;3. 维生素命名;维生素的命名;4. 维生素分类;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不同点;5.维生素缺乏;二、维生素A(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β-胡萝卜素水解为维生素A;2. 吸收与代谢;3. 生理功能;视黄醇参与视觉形成中的循环过程 ;4. 缺乏与过量;Vitamin-A DeficiencyEarly Stage ;5.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 概念与理化性质;维生素D2和D3的生成 ;;维生素D;2. 吸收与代谢;;3. 生理功能;;;;4. 缺乏症与过多症;5. 供给量和食物来源;;四、抗坏血酸(维生素C);天然的抗坏血酸为L-型,其异构体D-型抗坏血酸的生物活性大约是L-型的10%,常用于非维生素的目的。
抗坏血酸易氧化脱氢形成L-脱氢抗坏血酸,活性约为L-抗坏血酸的80%。;维生素C发现的历史; 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在12位患坏血病水手中实验了六种药物,发现了柑桔和柠檬有疗效。 1768~1771年和1772~1775年各三年的两次远航中,英国船长在他的船上备有浓缩的深色菜汁和一桶桶泡菜,并每到一个港口便派人上岸收集各种水果和蔬菜,结果,水手们没有一个死于坏血病。;192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匈牙利科学家Szent-Gyorgy从牛肾上腺,柑橘和甘蓝叶中首次分离出一种物质,他称这种物质为己糖醛酸,但他没做抗坏血病影响的实验。(1937 Nobel Laureate in Medicine )
1932 年匹兹堡大学的C.G.King等人从柠檬汁中分离出结晶状的维生素C,并在豚鼠体内证实它具有抗坏血酸活性,这标志着一种新营养素的发现。
1933年,瑞士科学家Reichstem首次合成了维生素C。;2. 稳定性;氧化过程:还原型维生素C先被氧化为氧化型维生素C,若进一步氧化为二酮古洛糖酸时,便失去维生素C活性了。铜、铁等金属离子可促进上述反应过程。;3. 维生素的吸收与代谢; 4. 生理作用;(2)抗氧化作用。抗坏血酸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是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在保护DNA、蛋白质和膜结构免遭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参与机体造血功能。抗坏血酸在细胞内作为铁与铁蛋白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电子供体,可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而促进铁的吸收。对改善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作用。; 5. 摄入量和食物来源;(2)食物来源;维生素C缺乏症;三、硫胺素(维生素B1);在七世纪时,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对本病的症状、临床类型、防治方法等作过详述。
在欧洲1592年第一个记录脚气病病例的是荷兰的内科医生Jacob Bontius。在19世纪蒸气机应用于磨米使脚气病有所蔓延。
当Takaki(当时是日本海军医学部的总指挥)用有鱼、蔬菜、肉、大麦的大米膳食供给日军海员,根除了该病,使脚气病在1882年开始被征服。
1897年Eijkan用小鸡做实验证实精米喂养小鸡可引起有相似脚气病的多发生性神经炎的症状,当饲以粗米则不发展该病。;在1901年,Grijns推断在米糖中有一种或多种物质能防止脚气病。1911年Funk从研磨米中获得了纯的抗神经炎的因子100mg。在这同时Smith等认为“B族维生素”是对热不稳定的抗神经炎的因子,称为维生素B1及对热稳定的能治疗或防止鸟类的多发性神经炎。
其后硫胺素的名称也被提出,并作为官方标记的名字。“硫胺素”之名是从化学性质上讲,它有含硫的噻唑环和联结于有氨基吡啶环。
1936年Willliams确定其化学构造式,并用人工方法合成。;1. 结构;羧化辅酶;2. 稳定性 ;;3. 吸收与代谢;4. 生理功能;三羧酸循环;(1)人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
(2)摄入不足、需要量增高和吸收利用障碍以及酒精中毒是人类维生素B1缺乏最常见的原因。
(3)脚气病主要影响心血管和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包括心脏肥大和扩张、心动过速、呼吸窘迫以及腿部水肿;
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腱反射亢进、多发性神经炎(有时伴有麻痹)、肌肉软弱无力、疼痛并有抽搐。
成人一般表现为眼、鼻、嘴周围皮肤上出现油脂、鳞屑(脂溢性皮炎),随后向身体的其他部分蔓延;舌红光滑;体力下降。
婴儿症状突发而严重,急躁、肌肉抽搐和惊厥,常心力衰竭和紫绀。 ;缺乏症;(1)摄入量;(2)食物来源;四、核黄素(维生素B2);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对热稳定。即使在120℃加热6h亦仅少量被破坏,且不受大气中氧的影响。
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热分解。
在任何酸、碱溶液中核黄素均易受可见光、特别是紫外光破坏。
在碱性溶液中辐照可引起核醇的光化学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