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基础080716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 崇 海;一、放射性基本知识 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原则、方法 四、放射源、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五、辐照装置 六、加速器辐射危害及其辐射防护要求 七、X射线和射线照相 八、医学中的辐射防护;一、放射性基本知识;物质为什么能够自发放出射线 ?;辐射与我们有关吗;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触放射性 —— 天然放射性;人类也在制造放射性 —— 人工放射性;α、β、γ、X 和中子射线的特点;β射线 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质量小,带负电荷。 电离能力比α粒子弱。 穿透能力比α粒子强:在空气中的射程因能量不同而异,一般为几米。 ;γ射线 波长很短的高能电磁波,光速,不带电。 不具有直接电离能力,间接引起电离效应。 穿透能力很强:在空气中的射程因能量不同而异,一般为几百米。 ;X 射线 与γ射线一样,也是高能电磁波,不具???直接电离能力,穿透能力 也很强。 X 射线与γ射线的不同之处: ① 通常,X 射线的能量低于 γ 射线的能量; ② 产生机制不同, γ 射线由放射性核素自发衰变释放出或者在核反应中 产生, X 射线通常是高能电子轰击金属靶(在核外)产生的。;观看电视和使用计算机对人体健康会有危害吗?;中子射线 由中子组成的粒子流,不带电。 不具有直接电离能力,它与各种原子核反应放出的次级带电粒子间接 引起电离效应。 穿透能力强:高、中、低能中子,中子的危害比γ射线大。 ;射线种类;放射源的分类:;一个闪闪发光的圆柱体,一般只有 铅笔粗细,和普通的金属棒并无不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辐射源、放射源和射线装置都能产生射线吗?;放射性的强弱可以度量吗;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放射性衰变具有统计性质:;如果让短半衰期的放射性物质搁置一段时间, 则其放射性减弱,甚至消失不见。 对于长半衰期衰变核素,有限的时间对其放 射性活度的减少几乎不起作用。;如何度量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组织或器官吸收的辐射能量。 SI 单位:戈瑞 符号:Gy 1 Gy 相当于辐射授予每千克质量组织或器官的能量为 1 焦耳(1瓦特·秒)。 ;当量剂量:组织或器官接受的平均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的乘积。 SI 单位:希沃特 符号:Sv ;有效剂量:各组织的当量剂量与各自的组织权重因 子的乘积的总和。 SI 单位:希沃特 符号:Sv ;各种来源造成的个人年均有效剂量;剂量(mSv);透视剂量远高于照相剂量 CT 剂量比普通 X 射线透视剂量大 治疗癌症所需剂量很大,约几十Gy;职业照射;剂量(mSv);剂量限值; 依照审管部门的规定,可将剂量平均期破例延长到10个连续年;并且,在此期间内,任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mSv,任何单一年份不应超过50mSv;此外,当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自此延长平均期开始以来所接受的剂量累计达到100mSv时,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 b) 剂量限制的临时变更应遵循审管部门的规定,但任何一年内不得超过50mSv,临时变更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环境中的转移及进入人体的途径;二、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辐射生物效应的演变过程 ;个体;发生机理;效应发生的时间;剂量(Gy);孕妇受到辐射照射会有什么后果;儿童受到辐射照射会有什么后果??;如何测量个人受照剂量 ??;如何知道体内是否受到放射性污染 ?;固定式或车载式体外测量装置可用于测量沉积在 全身、肺部或甲状腺内的放射性核素。测量前应 仔细洗浴,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生物样品包括尿、粪、血液、呼出气、鼻拭物、 唾液和汗液。;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与辐射有关的,称为物理因素;二是与机体有关的,称为生物因素。 ; 照射部位和面积:辐射损伤与照射部位及受照面积密切相关。由于与各部位对应的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不同器官受损伤后对整个人体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而且若照射剂量相同,受照面积越大,则产生的生物效应也越严重。 ;最核心的问题是不同的生物物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辐射有着不同 的辐射敏感性。;三、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的原则、方法;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的方法;个人剂量的常规控制建立在区域分类制度的基础上,其基本目的是按照放 射危害分区,进而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与监测手段。 (1)非控制区:在此区域内剂量率不超过 2.5μSv/h,人员可以在其中每 年工作50周年,每周工作40小时,而年剂量率不超过5毫 希沃特/年。 (2)监督区: 在此区域内剂量率一般不超过 7.5μSv/h,因此在该区域内, 人员所受的照射将不会超过剂量限值的 3/10。正如这个名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