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技术战略
第六章 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与国际技术贸易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转让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国际技术贸易
第四节 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贸易的价格与支付
第五节 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贸易的签约与履约
技术创新和保持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成功的秘诀。
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体现在技术的研发管理、技术保护管理和技术转让管理三个方面。
在国际技术市场上,跨国公司既是新技术开发的主体,又是国际技术转让的主体。
2002年国际专利申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数据)
世界范围内通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专利申请
2002年11.5万件
2001年10.4万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受理的发展中国家专利申请
2002年 5359件
1997年 680件
2002年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前10家公司
1、菲利浦电气公司 2、西门子公司
3、罗伯特.博世公司 4、爱立信公司
5、松下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6、索尼公司 7、诺基亚公司
8、3M 创新产品公司
9、拜耳公司
10、宝洁公司
19世纪以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本上是科学家和发明家个人的事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把大批的科技人员集中起来,投入大量资金,有组织地开展科技研究与开发,科技研发开始进入社会化阶段;
大企业和国家成为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国家拨出巨资,制定计划,组织全国力量,联合公关。
世界部分著名公司的研发与海外研发份额 研发密集度 海外研发份额
1、西门子公司 9.2% 28%
2、IBM 7.1 25
3、日立 6.7 2
4、松下电器 5.7 12
5、ABB瑞典-瑞士电子工程 8.0 90
6、日本电气 7.8 3
7、飞利浦 6.2 55
8、赫斯特(德国)化工/制药 6.2 42
9、索尼公司 5.8 6
世界20家大型跨国公司的RD费用 单位:亿美元(10家非美国公司) 1990 1995 1998
1.西门子公司 41.32 43.89 45.34
2.日立公司 30.11 32.45 34.08
3.松下公司 24.23 26.31 28.71
4.菲利浦电气公司 24.11 26.57 27.25
5.阿森姆公司 22.37 25.12 26.74
6.富士通公司 20.97 21.98 22.63
7.东芝公司 18.64 21.98 21.98
8.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17.39 19.87 21.46
9.日本电器公司 17.25 19.79 20.68
10.拜耳公司 16.90 18.06 18.98
在知识产权领域最核心的发明专利上,中国被日本远远甩在了后头
海尔、TCL、康佳……你数吧,把能想起的中国有名的公司都算上,数到100家,这100家中国公司的所有发明专利数,还顶不上1家日本大公司。
截至2007年4月5日检索结果显示,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中,专利申请地址来自于:
日本的有183196条,
中国的发明专利仅有12632条
美国为122502条。
中国境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日本公司超过了所有国家,排在第一位。
截至2007年4月5日
海尔发明专利数为528条
康佳为134条
TCL为162条
华为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为10270条。
相比较之下,松下1家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就达到了16825条
索尼为9817条
日立为8402条
靠专利吃饭的美国高通公司,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过1539条。
杜邦1933年 发明了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