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第十一章神經.ppt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學第十一章神經

第11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主要内容;第一节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纤维:神经元长轴突外面包有神经膜或髓鞘,称为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功能形态特征;※ 接受和传递信息 ※ 加工处理信息 ※ 部分有内分泌功能;树突棘;2.神经元的分类 投射神经元:轴突长,通过传导神经冲动传送信息 中间神经元:大量树突,整合信息,局部信息传递;(二)神经纤维 1. 神经纤维的分类;直径,有无髓鞘,髓鞘厚度,温度;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脊髓灰质炎; 5.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tropic action) 营养性作用:神经末梢释放营养性因子调节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 局麻药→ 阻断神经冲动传导 → 肌肉代谢无变化 切断神经→ 肌肉萎缩;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 施万细胞、卫星细胞 (PNS) 星形、少突和小胶质细胞 (CNS) ;(一)胶质细胞的特性 1. 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 2. 胶质细胞之间有低电阻的缝隙连接 3. 静息电位较高 4.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缺少钠通道;(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 1. 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 2. 隔离、绝缘与屏障作用 3. 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参与信息传递 4. 调节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 5.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作用 6. 参与创伤的修复;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化学性突触传递 二、电突触传递;突触(synapse) 概念:神经元之间的相互接触并且传递信息的部位,是神经系统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化学性突触传递;类 别; 分类:轴突–树突 轴突–胞体 轴突–轴突;Serial synapses;2.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AP传至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2+通 道开放→膜外Ca2+入突触前末梢→突触囊泡膜和 突触前膜融合→递质从突触囊泡释放→扩散至后膜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离子 通透性改变→ 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3.突触传递的效应:突触后模的电位变化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后模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类别;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Na+;(二)中枢抑制 1.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 1)概念: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递质)→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2)形式: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侧支通过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 ②回返性抑制:侧支通过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抑制自身及同一中枢神经元 ;A1;1.突触后抑制 3)意义: ①传入侧枝性抑制: 不同中枢间的活动得到协调 ②回返性抑制: 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使同一中枢许多神经元活动同步化;2.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概念:抑制是由改变了突触前膜的活动引起 结构基础: 轴-轴突触 机制:末梢B兴奋时释放递质与末梢A上相应受体结合 → A发生部分去极化 → 传来的AP幅度↓ → 内流Ca2+数量↓ → 释放的兴奋性递质↓ → 突触后神经元EPSP↓ 意义:调节感觉传入活动;(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1.结构基础: 曲张体—轴突末梢分支上串珠状膨大结构 分布:肾上腺素能 单胺类 2.传递过程: 曲张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成分上受体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3 特点: ①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和后膜结构(前后成分非一一对应) ②作用部位分散故无特定靶点 ③间隙距离较大,递质扩散远 ④传递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 ⑤传递效应的产生与否取决于突触后成分上有无相应受体;(四)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