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PA研究生课程_组织行为专题3_群体_领导心理与行为
;;第一章 领导的定义及相关讨论;领导与管理:联系与区别; 著名管理学家沃伦·本尼斯认为:领导者能够战胜
周围复杂、动荡、含糊所带来的有可能令人窒息的各种困
难;而管理者遇到这些困难只能缴械投降。;马克斯·韦伯:三种统权力类型;1.传统型(traditional);1.传统型;2.法理型:合理—合法型
法理型统治的权力归于非人格化的制度和法规。
在该统治类型中,组织成员对于上级的服从,主要是基于他在组织内所处的地位,而上级行使权力的范围同样也要受到其职位的严格限制。
;3.克里斯马型:个人魅力型;;分类;第二章 领导有效性理论 ;第一节 领导特质理论——Trait Theory;二、研究取向
领导特质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领导有效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素质,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一定有某些共同的素质。只要找出成功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特点,再考察某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是否具备这些素质特点,就能断定他是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三、早期领导特质理论;四、现代领导特质理论;◎美国:企业家10大条件;对现代领导特质理论的评价:;总之,领导素质理论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并不成功,主要原因在于:;第二节 领导行为理论
(20C40S中期-);;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评价:用四分图来划分、考察领导类型,为研究领导行为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它容易误导领导者,要么只关心人,要么只关心生产,要么追求二者的平衡,而忽视了环境的因素,实际上,不同的环境中,领导者的工作重点应是不同的。 ;三、管理方格论;(1,1)型——贫乏型管理
(9,1)型——权威型管理
(1,9)型——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5,5)型——中庸型管理
(9,9)型——战斗集体型管理;四、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五、对领导行为理论的评价; (二)无论是领导行为 理论,还是领导作风理论,都有“强势行为和作风”的倾向,即都认为民主型作风是最佳的领导作风,高关心高工作是最佳的领导行为,而不论条件。对此不少人提出了异议,并且用相关实验调查和事实来证明了他们的观点。 ; (三)实质上领导是一动态的过程,领导的成效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行为和作风理论都脱离了 被领导者的特征,忽视了情境的特性,孤立的研究领导者的 个人行为,把领导过程看作领导者个人的活动,必然无法得到全面的、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三节 领导权变理论; 一、费德勒模式
菲德勒(F. Fiedler)提出 。
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的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体。管理环境可以从非常适宜到很不适宜的一系列状态。适宜的管理环境给管理者创造一个影响和控制下属的有利氛围。;如何确定环境的适宜性?; 根据上述三个因素,费德勒把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分为8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
在群体条件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况下,任务导向型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效果较好;在群体条件一般的情况下,采用以关心人为主的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一)成熟度概念;(二)领导行为方式类型 ;(三)领导行为类型与员工成熟度相匹配 ;命令型领导行为主要适用于低成熟度的员工(R1)
说服型领导适用于较低成熟度的员工(R2)
参与型领导主要适用于较高成熟度的员工(R3)
授权型领导主要适用于高成熟度的员工(R4) ;结语:对领导权变理论的评价;第四节 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一、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圈内; “圈内”(in-group)人的关系。领导者对这类下级委以重任,给予较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对他们更加信任,对他们的需要也更为敏感,提供较多参与决策的机会。而这些下级则以更加努力工作、愿意承担重大责任和取得优异成绩予以回报。双方的行为依靠的是这种人际交换而不是正式岗位职权的运用,因而这种关系是非正式的。“圈内”的下级往往具有较高的工作绩效、较高的工作满意感和较低的离职率。
“圈外”(out—group)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下级接受上级的正式职权以换取应得的工资报酬。这也是一种交换关系,但没有密切的私人友谊,他们之间是一种职务上的正式关系。比较而言,“圈外”人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要低于“圈内”人。;二、转变型领导理论 ;(一)伯恩斯的转变型领导 ;(二)巴斯的转变型领导;三、超越型领导(super-leadership)理论;(二)超越型领导者培养下级的自我领导是通过行为训练和认知训练这两种途径来实现的。 ;2、认知方面的训练策略是把自然奖励
(natural rewards)置于工作任务之中,也就是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