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_3_组织理论思想的演变_行为科学理论.ppt

OT_3_组织理论思想的演变_行为科学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T_3_组织理论思想的演变_行为科学理论

组织理论(II) 第三讲 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霍桑实验与行为科学的建立 (二)个体行为的研究 (三)领导行为的研究 三、行为科学理论总结 ; 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对人的研究,古典理论涉及的非常少 ●“经济人”假设受到置疑 ●发展更加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需要心理学的帮助 ; ●古典管理理论 以工作为中心 特点:封闭、集权、稳定 ●行为科学理论 以人为中心 特点:开放、分权、参与 ●现代组织理论 以系统和环境为中心 特点:动态、系统、权变 ; 1.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科学的产生:1920s-30s ●“行为科学”概念的提出:1949年Chicago的一次跨学科研讨会 ; ●行为科学的含义 ◆广义的: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的行为)的一切科学,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中类似的观点和方法。 ◆狭义的:是指应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通常所说的行为科学多指狭义的含义 ;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泰勒科学管理的后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显著增大,但工资增长有限 1913-1929:USA:加工工业生产率提高65%,工人实际工资增长26%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8 ; ◆ 寻求改善的措施: 经济学领域: A.Smith 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 John Maynard Keynes 国家干预主义 管理学领域: F.W.Taylor 的科学管理 = G.E.Mayo 开辟的人群关系和行为研究的新方向 ;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霍桑实验与行为科学的建立 ; 1.梅奥与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的背景 ◆泰勒科学管理引起的劳???纠纷=管理学家深入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工人的劳动效率? ◆霍桑实验的第一个回合:1924-1927: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 ◆霍桑实验的第二个回合:1927-193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的主持下继续进行 ; ◆梅奥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原籍澳大利亚 ; 简历 原籍澳大利亚,1922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帮助下,梅奥移居美国,1923~1926年期间他作为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为洛克菲勒基金会进行工业研究。 1923年在费城附近一家纺织厂就车间工作条件对工人的流动率、生产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 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事工业研究,任工商管理研究院工业研究室副教授。1927年冬,梅奥应邀参加了始于1924年但中途遇到困难的霍桑实验,从1927~1936年断断续续进行了9年的实验研究。于1929~1947年期间担任工业研究教授,并在退休时获得了“荣誉退休教授”的头衔。 ; 核心思想: 动机和团队工作 (Motivation and team-working) 主要著作: 《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 (The Human Problems of a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实验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资助,MIT的一个研究小组实施 实验在西方电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位于 Chicago 郊外霍桑镇的工厂(制造电话交换机)进行 ;霍桑实验 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 (1)照明试验(1924-1927) (2)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实验——“福利实验” (3)大规模访谈 1927~1936 (4)继电器绕线组工作室的实验——“群体实验” ;(1)照明试验(1924-1927) ●实验目的: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厂内选择了一个绕线圈的班组,把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改变照明条件 ● 结果1:实验组不断改善照明条件,而对照组的照明条件不变。实验设计者原来认为实验组的产量一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