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Mcrosoft Word 文档.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Mcrosoft Word 文档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关爱弱势群体 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特别是面对小学生弱势群体,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关爱他们,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使我们的研究工作能够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展开,首先通过班级摸排、个别谈心、家访、电话联系、同学交流等方式逐班,逐个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状况等,全方位地分析学生个体情况,准确地归入相应的贫困生、留守生、后进生、智力障碍生等类别。通过近前两周时间摸底,全校大概有其中留守生12名、特殊家庭中的学生9名、贫困生16名、后进生35人、智力障碍生8人。然后针对性地对他们发放调查问卷。为了初步了解以上几个类别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实际调查组制作了问卷。基本能反映出弱势小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形成原因。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通过调查,弱势群体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 1、自卑 调查结果表明,有45%弱势群体中的学生认为在学校中自己几乎处处不如别人,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之处。自卑心理导致了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退缩行为,很多学生上课不敢发言或说话时声音小、脸红、不肯抬头等现象。 2、孤独  通过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观察,发现他们中间不少中高年级的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通过跟他们谈心,他们说总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呆着,并说过自己没有朋友。在集体活动时,他们也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 3、自以不是 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抱有戒备心理、猜疑心理,经常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想欺侮他,对他人言行容易产生误会。不肯轻易接受同学的意见和帮助,如同学一旦触犯到他们的利益(即使是无意的),他们也会毫不客气地给予回敬或报复,用侮辱性的话骂同学甚至动手打人,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是“毫不讲理”甚至“冷酷无情”,几次下来,即使是其他同学也会敬而远之,最终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4、逆反  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他们便会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根本听不到心里,依然我行我素,经常犯错误,屡教不改。   5、脆弱心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有些学生总是喜欢受到表扬、获得奖励,对被批评或失败往往难以接受。当这些小学生受到挫折时,心理承受不了,就会无所适从,做出压抑性的、消极性的反应,如退缩、逃避、苦闷、忧虑、沮丧、怨恨等。甚至“破罐子破摔”,整日忧心忡忡。     6、焦虑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表现为上课不能十分专注,注意力不集中,担心老师叫自己起来发言。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心慌。特别是到测验时,心情就特别紧张,连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出,情绪一直低落。  二、小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现状令人担忧,通过观察,调查研究,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1、造成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障碍的家庭因素 ????⑴缺乏父母的关爱   对于留守学生而言,这些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寄宿在公婆家或亲戚家,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隔代抚养、家庭事务多等原因,导致与孩子不能进行思想沟通,对孩子教育管理处于游离状态。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当教师发现问题时,由于无法及时与家庭取得联系和沟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导致孩子出现心理等问题。 还有一部分是处于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出现了偏差,或溺爱,双亲之爱变成了单亲之爱,或专制(“恨铁不成钢”),或放任(“母亲不管,父亲也不管”)。而孩子们由于从小缺少完整的爱,缺少家庭的温暖,内心就会失落、自卑、无助,就会表现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一般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与人相处冷漠,缺乏热情,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当然学习态度也不端正,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⑵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溺爱型。由于父母非常溺爱子女,将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口中,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对子女的要求有求必应,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让子女受一点委屈,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自大、自以为是。②管制型。这种家庭中父母跟孩子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一种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动辙就批评、体罚子女,讽刺、挖苦,不仅伤害子女的自尊心,而且孩子的心理也会变得焦虑、自卑等。③攀比型。作为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实际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