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1:选择题解题指导第一讲材料型选择题.ppt

专题1:选择题解题指导第一讲材料型选择题.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选择题解题指导第一讲材料型选择题

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指导;第一讲 材料型选择题; 该题型是以文字材料、图片、地图、数据图表为载体而设计的选择题。 此类题型的结构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另一种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第一种是其主要呈现形式。在考试能力要求上,材料型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解题技法】 (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的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广东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解析】 注意两个关键信息“1873年”和“法国”,当时共和政体还没有最终确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3年,法国新调整的议会开始了制宪工作。议会围绕着政体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直至1875年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从题目中至少看出三个派别:“读者”所代表的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和派、君主派。“读者”所代表的派别不希望君主派获胜,也不希望共和派获得更多的选票,可见当时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答案】 A;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无外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 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与王安石提出的“形者,有生之本”相对立的观点,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形体是“有生之本”,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由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B项“天地为万物之本”即万物之本是天地,C项“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意思是物形于天地之间,D项“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即天地为道,B、C、D三项都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A项“心外无物”体现了唯心论。 【答案】 A;【实战演练】 1.(2010年宁波市高三六校联考)“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  ) 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①与自然经济这一现象无关。;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  ) 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 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台湾当局对大陆部分开放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一国两制”方针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②错误,故选A。;3.(2010年广州一模)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