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doc
《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的论文
《红楼梦》所字用法研究
所和所字结构的性质和用法是古汉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这一结构的一些用法为其他的词和结构所替代,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仍非常活跃。近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过渡,通过对所和所字结构在近代汉语中的用法研究,可以比较清楚地说明其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过程。
《红楼梦》是古典白话文小说的典型代表,其语言充分反应了近代汉语的特点。本文以《红楼梦》前80回为语料,采用计量方法,研究所和所字结构在这一时期的用法。经统计《红楼梦》前80回中所字共出现601次。
一、所为名词
所作为名词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具体指称某个处所地方;二是用作泛指,表示恰当的位置或应有的结果,这两种用法在《红楼梦》中都是存在的,第一种用法6例,第二种用法4例。
表处所地方例:
(1)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4回)
(2)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6回)
表恰当的位置或应有的结果例:
(1)当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鸟出笼,每日园中游戏。(58回)
(2)又见园中姊妹各各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其所矣。(68回)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红楼梦》中所作名词的用法并不普遍,一共10处,仅占全部所字用法的1.66%。
二、所为量词
所作为量词在《红楼梦》中共15例,仅占全部所字用法的约2.5%,可见所作量词和作名词一样,都不是《红楼梦》中的常见用法。其中,和数词一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一所修饰名词的用法最多,共13处,如:
(1)后面便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5回)
(2)一面想,一面顺步早到了一所院内。(56回)
三、所+论文联盟介词的基本形式及变化
所+介词(短语)的结构在古汉语中很常见,但《红楼梦》中严格意义上的所+介词(短语)的结构仅有一例: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6回)
有一点值得注意,古汉语中所+介词 的典型形式 所+以在《红楼梦》中大量存在,共出现271次,几乎是《红楼梦》中所+介词(短语)结构的唯一形式。如:
(1)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36回)
(2)我因想着太太事多,且连日不自在,所以没回。(73回)
纵观这271例,所+以无一例外都已经凝固成一个连词所以,其用法和现代汉语无异,在句中表示因果关系。只有一个例外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36回),在这一例中,所以的用法相当于一个名词,表原因、缘故之义。
四、所+动词的基本形式及变化
所+动词(短语)的结构及其变体是所在古汉语中最为常见的用法,在《红楼梦》中也不例外,共303处,约占全部所字用法的一半。
(一)所+动词(短语)
根据统计,所+动词(短语)这一结构共97例,其中所+动词95例,占这一结构的绝大多数,而所+动词短语仅现两例。
所+动词例:
(1)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14回)
(2)袭人见了这般,慌起来,只说时气所感,热汗被风扑了。(57回)
所+动词短语例:
(3)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18回)
(4)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18回)
(二)所+否定词+动词
所+否定词+动词结构在《红楼梦》中凡16见,且全部表现为所+不+动词,如:
(1)人多谓黛玉所不及。(5回)
(2)岂只吃酒赌钱,在外头无所不为(72回)
其中,双重否定式无所不+动词共出现12次,是这一结构的主要形式,可见该结构搭配的随意性明显降低,呈现出固定化的趋势,这一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进一步发展成无所不的固定格式。
(三)为所
在该结构中,所是助词,它与为共同构成的这一结构是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典型句式。这一句式在《红楼梦》中亦有出现,且无一例外都用来表示被动。
(1)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37回)
(2)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籍草枕块,恨苦居丧。(64回)
(四)所+动词+名词
该结构在《红楼梦》中共出现了30例,其中29例表肯定,仅一例表否定。如:
(1)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5回)
(2)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实历代所不及处(78回)
(五)所+动词+者
该结构实际上是由所+动词+名词演变而来的,当这一结构中的名词固定为名词性词尾者时,这一形式也就固定了下来,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名词的性质。这一结构在《红楼梦》中共有11例,如:
(1)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2回)
(2)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