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追问、写微事、多参与.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勤追问、写微事、多参与.doc

  勤追问、写微事、多参与   社区新闻的独特性、高新鲜度、高贴近度,打破了传统新闻选材的角度,刷新了写作的模式,更适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近年来越来越被业界所重视。《南湖晚报》社区版,从2010年7月正式创刊以来,目前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4个版与读者见面,内容包括市井新闻、有事帮帮帮、老娘舅、网事、寻ta等。笔者一直从事社区新闻采访,在采访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是勤追问、写微事、多参与。   勤追问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社区工作的形象写照,社区干部长年累月忙于事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疏理工作心得,作为社区记者,就需要日常工作中带着一颗敏感的心,善于捕捉平凡中的亮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2010年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宣传部门要求媒体大力宣传,以点上的好的做法推动整个面上的工作。可是与人口普查相关的报道,往往是千篇一律,不是泛写面上的进展,就是反映社区普查人员工作的辛苦,这样的稿件读者有阅读疲劳感。实事求是地说,报道的切入口很难找,我本人也觉得很苦恼,写什么呢?经过一番仔细地推敲,我发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把外籍人士也列入普查范围,何不从这个角度去挖掘呢?   金都景苑小区所在的金都社区,是嘉兴外籍人员租住密度最高的小区,外籍人员超过千人,而且来自八九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嘉兴是个地级市,国际化程度不高,翻译人才缺乏,进行人口普查,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自然很多,这里肯定有新闻!后来的采访经历果然印证了这个预感,新闻素材就源源不断地涌进来。有个老家在海盐、曾经做过保险的阿姨,叫王云华,在金都景苑帮女儿带外孙,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非常热心,看到社区干部由于语言沟通有困难,外籍人士的普查很难开展,就发动做外贸业务的女儿,根据普查条目写了6国语言的简单说明文字,并天天到外籍家庭门口守候,结果用5天普查了80户外籍家庭。.《“人普达人”5天查完80户》刊登后,社会反响很大,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   刚刚从事社区采访时,笔者觉得社区虽然点多面广,但鸡毛蒜皮、婆婆妈妈之类的事情多,“好料”难找,其实不然。譬如,许多街道社区宣传意识比较强,经常打电话给社区记者,特别是遇到传统节日,不是文艺演出,就是运动会,不是学雷锋做好事,就是重阳庆搞慰问,而且各社区活动大致内容类同,时间安排也比较集中,去年这样今年还是这样。这些相似的信息,新闻的含金量不高,文章也做不大。然而,如果能真正沉到基层,保持一种不断追问的状态,就不断会有好看、耐看的稿件产生。   嘉兴全市有300多个社区,拆迁安置小区占了很大的比例,农民脱离了土地住进了小区,欣喜之余,把一些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也带进了城,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小区养鸡养鸭、种豆种菜,把好端端的小区搞得乱哄哄。类似的曝光报道很多,我也一直在考虑和关注这件事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和社区干部聊天中,我了解到,嘉兴有个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老小区,社区干部治理私种乱栽的做法充满了人情味。可社区干部说,这样的事情写出来怕难为情,也担心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社区居民有意见。我反复做工作,鼓励社区干部把事情原原本本讲出来,不仅不会“难为情”,社会影响定会很好。在我多次“追问”下,社区干部终于打消了顾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毛豆播种季节时,不少居民在社区下种,眼看要破土出苗了,社区干部在挨家挨户劝导的同时,组织人员对豆苗进行拨除。拨除的过程是无奈的,社区干部们顶着冷言冷语,骂不还口,耐心解释。然而,让居民意想不到的是,过了几个月,新鲜毛豆刚上市,社区干部就到菜场买来时鲜货,剥去壳后,挨个送到当初骂得最凶的几户人家家中,每户1公斤。送去时还向居民们说抱歉,并请他们配合社区工作,宣传文明城市创建人人有责的道理。领到毛豆的婆婆妈妈们觉得很惭愧,从此这个老小区再也无人种豆种菜了。报道见报后,读者反映这样的报道“很好看”,社区干部也赢得了一片赞扬声。   写微事   表面上看,社区的事情小得不能再小,事实上,社区事无小事。作为社区记者,要学会着眼小处,着眼身边的“微事”,探究新闻背后的基层工作智慧。   嘉兴菜花泾小区是个老小区,房屋出租率很高。所在街道把它命名为“体育社区”,社区干部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共建单位的支持,送来了一对崭新的篮球架,第二天就在小区的活动广场上安装完毕,社区还挂牌制订了活动时间。小区19幢紧挨着活动广场,住在5楼的一对老人身体较差,两位老人多次到社区反映,说打球扰民影响他们休息,希望社区“取缔”,还多次打市长电话反映这件事情。社区召开19幢全体居民会议,会后社区干部调整了开放时间,还派两名社区干部照看监督,可是好景不长,小区有篮球架的事不胫而走,许多新居民也进来打球了,原来的活动时间也被完全打乱。有人早上四五点钟就来打球了,有人晚上11点还在打,后来终于发生了19幢居民从楼上往下扔酒瓶子的事。为平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