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古诗两首[最终版].
;;;寻隐者不遇;所见作者:袁牧;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遣词通俗清丽,是一篇难得的简练诗作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贾岛;学习;情景导入:;;清袁枚作品。“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所见 清 袁枚 ;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所见作者:袁牧;;【朗诵指导】; 【赏析】;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吧。 很棒的哦
;;;口头选词填空。 师父 童子 诗人;;三、古诗两首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是___清_代诗人__袁牧______写的。
2、《寻隐者不遇》是__唐_代诗人______贾岛_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教案: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教学]..doc
- 2012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公开课]..doc
- 2012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修改版]..doc
- 2012江苏省数学竞赛《提优教程》教案:第64讲_极限和导数[最终版]..doc
- 2013[公开课]..doc
- 2014年中考化学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第九单元__溶液[名师原创]..doc
- 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优质课]..doc
- 2014秋《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课件[最终版]..ppt
- 2015年高考试题——英语(天津卷)1[公开课]..doc
- 2015江苏优秀作文(议论文记叙文)[修改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