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地表地球化学作用与元素迁移选编
第三章 地表地球化学作用与元素迁移 ;内容提要;不同圈层化学组成是时间的函数; 地壳表层是地壳与水圈和生物圈接触的边界,是元素发生重新分配的重要场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认识地表条件下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了解地球的化学作用过程、物质循环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地球关键带(Critical Zone);§1.地球系统的化学作用与化学迁移;2. 物质迁移的类型; 3. 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概念;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基本特征;4. 元素迁移的标志;橄榄岩因交代作用发生的蛇纹石化。在蛇纹石化过程中橄榄石多变为蛇纹石,斜方辉石多变为绢石(具斜方辉石假象的蛇纹石 )。; 对研究的体系(对象)进行元素含量对比分析,可定量地了解元素在体系中发生迁移的特征,即带入或带出的元素及其程度。
由于元素迁移将引起样品密度、体积的变化,不能简单地将迁移前后的样品直接进行元素含量的比较,需要建立可比较的参照指标。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等体积法:假设迁移前后岩石的体积未变,通过对比元素迁移前后体系密度的变化,计算出体积校正因子,再对元素含量进行修正;
(2)等阴离子法:假设元素迁移前后体系中氧离子的数量没有变化,分别计算出元素迁移前后与其结合的阳离子的数量,以判断发生迁移的元素及变化量;
(3)稳定元素法:假设元素迁移过程中,某(些)元素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即该元素的绝对含量保持了相对稳定。通过对比在体系变化前后该元素相对含量的变化,确定出校正因子,进而对其它元素的含量进行校正。这类元素有Ti(或其它HFSE)、V等。
第(3)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较强。;;水溶液中元素的存在形式;1. 离子或分子;离子电位与水溶液中的离子; 根据不同元素离子电位的大小,元素在水溶液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电价低半径大的离子,其离子电位小(π<2.5) ,如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它们同H+争夺O2-的能力弱,在水溶液中常呈离子或水合离子形式存在(如Ca),称为碱性离子;
电价高半径小的离子,其离子电位大(π>8),如B3+、C4+、Si4+、N5+、P5+、S6+等,它们争夺O2-的能力较H+强,因此经常从(OH)-根中夺出O2-,并与之结合成含氧酸形成[BO3]3-、[CO3]2-、[PO4]3-、[SO4]2-等,由于使H+游离,溶液显酸性,称为酸性离子。; 电价偏高而半径中等的阳离子(Be2+、Ti3+、Cr3+、Al3+、Fe3+、V3+等) ,其电位居中(π:2.5~8),往往表现出双重性,称为两性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受到溶液中酸碱度的影响:
在碱性溶液中,由于(OH)?浓度大和H+浓度小,阳离子与O2 ?结合成为含氧酸[BeO4]6 ? ;
在酸性溶液中由于H+浓度高于(OH) ?浓度,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分子Mex+(OH)x或自由离子Mex+形式存在。;图 3-4 离子电位图解;2. 络合离子; 自然界水溶液中,部分金属元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较弱(如REE、U、Ag等),但当其与水中的阴离子形成络合离子后,其溶解能力大为提高,使得其可以以稳定络合物的形式进行迁移。; 胶体的质点大小介于10-3~10-6mm(即1?m-1nm)之间,它有两个基本特点:
①胶体是一种多相体系,质点很细,因此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由此形成的高表面能,使得它们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②胶体质点带有一定电荷。相同胶体质点,由于带有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使其保持悬浮状态。为平衡胶粒的电荷,胶体对水中的离子产生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
; 负胶体吸附溶液中的正离子,如:MnO2胶体吸附Cu、Pb、Zn、Co、Ni、Li、K、Ba、Tl等多种阳离子(沉积锰矿石中元素组合特征);
正胶体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如Fe2O3n+胶体则主要吸附呈酸根阴离子存在元素,如HVO42? 、H2VO4? 、CrO42? 、PO43? 、AsO43?、GeO44?等。;表层水中元素的搬运形式分为四种;3、Fe、Mn、P的化合物以及V、Cr、Ni、Co、Cu等元素,它们的化合物一般溶解度较小,因此它们除部分形成真溶液外,还形成胶体溶液。如大部分被溶解的Fe是呈Fe(OH)3正溶胶形式被迁移的。
4、石英、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矿物。这些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它们主要呈细粒悬浮物和沿底部拖拽的粗粒物这两种方式被搬运。;§3 水-岩化学作用;2.水-岩化学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3. 水-岩化学作用的基本类型;(1)氧化-还原反应;黄铁矿氧化成磁铁矿; 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服务项目档案整理与管理方案.docx VIP
- 永川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期末数学试题.pdf VIP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每课一练(全册打印版) .pdf VIP
- 永川区2024-2025(上)九年级物理试题 .pdf VIP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 VIP
- xxxx局文书档案整理及数字化项目实施方案(技术标 53页).doc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L 654-2014).pdf VIP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永川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汽车理论》全套课件 (余志生主编 第五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