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7-1.ppt
;;§7.1 均衡的基本原理;内容与要求;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一、非理想信道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二、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二、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二、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三、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三、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训练模式
在训练模式中,发射机发射一个已知的、定长的训练序列,使均衡器可以做出正确的设置。
特点:使自适应均衡器快速达到最佳状态,同时也可保证精确的结果。
缺点:是浪费有限的信道资源(功率、频带)。
跟踪模式
接收用户数据时,均衡器的自适应算法就可以跟踪不断变化的信道特性。
特点:获取较好的跟踪性能,一般跟踪速率较慢
优点:不会浪费信道的资源;在自适应均衡器中,以下技术是需要重点关心:
信道模型
自适应滤波器的结构
自适应滤波器算法
自适应均衡器的性能分析;自适应均衡器的研究历史
1966年由勒基(Lucky)首次采用峰值失真准则设计了最佳化的线性均衡器。勒基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他的研究导致了在这之后五年内高速MODEM研制的快速发展。
在1967年由奥斯丁(Austin)提出了判决反馈均衡器设计理论,对这一技术的研究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
基于最大似然序列估值的Viterbi算法运用到数字通信均衡方面首先由福尼(Forney)在1972进行了研究。在这一方面昂格伯克(Ungerkoeck)也进行有益的探索。;自适应均衡器的研究历史
运用Turbo迭代思想,并基于MAP算法在均衡中的研究最早由哈劳根(Hagenauer)在1999年进行了研究。
在对自适应均衡的算法研究方面:
1966年韦德罗(Widrow)展开了对LMS自适应算法的研究,之后戈达尔(Godard)等人在1974年对高性能(快速收敛)与算法复杂度的自适应算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在70、80年代涌现现大量性能优越的算法,如:RLS算法、快速RLS、格型RLS与平方根算法等。;自适应均衡器方面重点推荐性入门文献
S. Qureshi, “Adaptive equalization,” Proc. IEEE, vol. 73, pp. 1349-1387, Sept. 1982.;总结;作业于思考题;谢 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1_ 第7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1_ 第9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一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七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三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九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二章1.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五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八章.ppt
- 数字视听设备原理与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系列 教学课件 作者 杨海祥 第六章.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7-2.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7-3.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7-4.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8-1.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8-2.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8-3.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9-1.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9-2.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09-4.ppt
- 数字通信技术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杭 张邦宁 郭道省 王孝国 陈瑾 10-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