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教案选编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插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单元都是关于中华的民风民俗,但是语文丛书中涉及的面更广泛,不仅有节日情思、古韵悠悠、风土人情、还有乡土情深、民间风味斋和异域风情。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加深对这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智慧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通过对其中经典文章的解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课题 6、北京的春节教学内容第24页-----第29页教学目的1.会写生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能正确读写“腊月”、“初旬”、“蒜瓣”、“杂拌儿”、“逛庙会”、“娴熟”、 “零七碎八”、“万象更新”、“截然不同”、“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预习提纲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了解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教学方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单元内容,清楚单元知识要点。
2.会写生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能正确读写“腊月”、“初旬”、“蒜瓣”、“杂拌儿”、“逛庙会”、“娴熟”、 “零七碎八”、“万象更新”、“截然不同”、“张灯结彩”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习俗及文章写作方法。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
1.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23页,轻声读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2.让我们再读读本组课文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1)板书:(春节) 这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每当这时候,不管你身处何地,都会千方百计回家,因为这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一个团圆的节日。请问,你们今年是怎么过春节的? (板书补充:北京的 ) 那么老北京人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老舍先生的笔触去深入了解一番。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遇到多音字或吃不准的字不妨查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语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例如: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
媒体出示:反馈练习
2、再次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 老北京人过春节非常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① 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预设: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