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旧中国;新中国;我们从刚才的图片中领悟到了什么;学习行为1:;;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以后~新中国成立
服饰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长袍马褂;它是辛亥革命后的流行服饰,中山装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 ;礼;改良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1)第一个阶段——变化中的男女服饰;2.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 60年代中期
(1)服装:主要是中山装和苏式服装
(2)特点: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
(3)原因:?建国初期“一边倒”的
外交政策;
?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506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体现中苏关系的友好;5060年代的时尚——连衣裙;3.第三阶段: 6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
(1)主要服装:军装、“干部服”
(2)特点: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
(3)原因:文化大革命;六、七十年代的流行——绿军装;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干部服;4.第四阶段: 改革开放至今
(1)服装:异彩纷呈
(2)特点:穿得暖向穿得好、时尚、
个性过渡
(3)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男子;1.古代的中国服饰( )
2.20世纪初期的中国服饰( )
3.五六十年代时期的中国服饰( )
4.现代的中国( )
;学习行为2:;(一)中国四大菜系;(二)西餐的传入;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及影响;西餐与中餐有何不同;学习行为3:;三、住;重庆吊脚楼;老北京的建筑经典 ——天圆地方的四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一)中国传统民居;西式家具;知识拓展:中国各地民居特色。
看了下面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是
我国哪些地区的民居吗?;学习行为4:; 习俗风尚的变化;四、社会礼俗;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中美结合 ;20年代的婚礼;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现代的结婚照;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1)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旧并存,民间多为旧式;
?旧式丧礼趋于简化。
(2)建国后:
土葬向火葬改革。
;3.; 缠足现象始于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嫔
用布帛缠脚,使其呈“新月”状,穿着素袜,在黄金
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
云之态。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进入民间,
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
了妇女的美德 。;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外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民族服饰是( )
①长袍马褂 ②中山装 ③列宁装 ④旗袍 ⑤西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著名的四大菜系是( )
①京菜 ②鲁菜 ③淮扬菜 ④湘菜 ⑤粤菜 ⑥川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
;3.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
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新文化运动 ③新中国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⑤外来文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