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了解苏轼的生平、豪放的词风以及本首词的写作背景。 2、学习咏史怀古题材类词的写景、咏史和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结合《赤壁赋》,感受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复杂情感,正确理解“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本首词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诵读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我们先听一首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伴着雄浑的音乐,我们思绪万千,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三国这个鼓角争鸣的乱世。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中的英雄不胜枚举。有文韬武略的曹操、怀柔的天下的刘备、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驰马射虎的孙权……但是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却偏偏对孙权手下的兵马大都督周瑜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二、题解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才是这首词的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游览赤壁这个地方的时候,触景生情,缅怀故人。所以根据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这首词应该是一首“咏史怀古词”。 三、知人论世,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经常说到一个词语叫“知人论世”, 我们不仅要学会赏诗,还要学会品人,要充分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所生活的的时代背景。对于北宋词人苏轼,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下面找同学来说说你所了解的苏轼。 ①简介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开创了豪放的词风,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简介写作背景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仕途坎坷。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职,于是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诵读赏析全词。 朗读全词,把握基调 正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森林一样,诗歌鉴赏同样离不开诵读。 下面听老师朗诵这首词,在听得过程中,请同学们把握字音、节奏和情感基调。 明确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昂扬 豪迈 ③全班集体诵读。 品读上阕,进入意境 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我们先来学习上阕的内容。下面有四个问题,我们有四个学习小组,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每个小组讨论相应的一个问题,然后我们来共同解决。 这首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奠定了全词豪放的 情感基调,你怎么理解?这句应该怎样朗读? 开篇就把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流去的长江推到了我们 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昂扬豪迈的感情基调。“千古风流人物”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②怎样理解“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的“人道是”?这句中交代了什么内容? “人道是”道出了作者对于所游的黄州赤鼻矶是否是三国周瑜破曹操的赤壁是持怀疑态度的。这句话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了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 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其中那几个词语使用最为精妙?作者通过这几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作者描绘出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他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泡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怒吼声、咆哮声交织在一起…… 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对前面所写的景物的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刻画。 ⑤通过以上的四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对上阕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也更加容易。下面全班一起朗诵下阕。 3、品读下阕,把握主题 ①学生代表朗读下阕内容。 ②我们刚分析了下阕转入写人,写三国英雄——周瑜。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周瑜的呢? “小乔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