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讲说不完的鲁迅
第二讲 说不完的鲁迅;; 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都需要巨人。它需要巨人来参与和鼎助自己的转折,也需要巨人来思考和记录自己的转折。鲁迅,中国新文化的旗手,在文化转型时期的艰难探索中,用文学、用小说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批判,面对民族的衰亡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哀叹。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肯失去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性。;《一件小事》
《社戏》
《故乡》
《孔乙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
《“友邦惊诧”论》
《鲁迅自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鲁 迅 小 传; 鲁迅(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 鲁迅13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药店给父亲买药。鲁迅在家庭的衰落中看透了世态的卑俗。 ;; 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名周树人,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1902年鲁迅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在宏文学院他读书两年,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科学方面,先后写了《说钼》、《中国地质略论》等文章。 ; 1904年,他到仙台医专学医,“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在观看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后,鲁迅深深感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事,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 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佥事,不久迁到北京。; 辛亥革命的失败,引起了鲁迅极大的愤懑和痛苦,终于应钱玄同之邀在1918年重新走出来 。先后支持或组织了语丝社、未名社,出版了《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1925年和1926年,他先后在“女师大风潮” 和三一八惨案中声源学生,受到北洋政府的威胁,离开北京到革命的发源地南方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地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鲁迅离开广州,10月定居上海。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二、通过《野草》讨论鲁迅的思想特点; 鲁迅曾经用“忧愤深广”来概括《呐喊》和《彷徨》的基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词,理解“忧愤深广”,才能真正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 和“五四”前后许多先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和未来从来不乐观、不激进,甚至有些消沉,但却更冷静,更清醒,更有深入的思考和体察。他在《呐喊·自序》中说,他的呐喊几声,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他的小说没有正面去表现新文化运动,或者诠析革命,他更关注的是社会变动和文化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扰和出路的问题。;野草产生背景
《野草》创作于1924年6月至1926年4月,总共24篇。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休眠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由于多种原因,逐渐沉寂下来。作为寻梦者的鲁迅,在“短暂的长虹一般美丽热忱的时代”过去后,被抛入到了无声的中国。《野草》的成因一方面是这种社会思潮的折射,另一方面要归因于鲁迅当时个人心境的复杂,他走了“华盖运”。; 在主持《新青年》的人们分裂以后,鲁迅一直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为谋生辗转于各地,他将自己描写成旧战场上徘徊的余零的兵卒,徘徊是他该时期的惟一的生存方式,也是他心境复杂的写照。; 与周作人的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