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卷(山东).docVIP

2016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卷(山东).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卷(山东).doc

2016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卷 (山东)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 记棚民事 [清]梅曾亮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览其说而是之     是:对的。 B.今以斤斧童其山 童:用刀斧砍尽山上的草木。 C.及洼田竭 竭:干涸。 D.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习:熟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eq \b\lc\{(\a\vs4\al\co1(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eq \b\lc\{(\a\vs4\al\co1(其下水也缓,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C.eq \b\lc\{(\a\vs4\al\co1(高田犹受其浸溉,其无知,悲不几时)) D.eq \b\lc\{(\a\vs4\al\co1(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B.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C.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D.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风水,还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 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的是不许开山种植辅助稻米的不足,容易惹出事故。 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富有思辨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2分) 管仲论 [宋]苏洵 管仲相威公①,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②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③,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④。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