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车亿万财.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黄车亿万财.doc

PAGE  PAGE 9 小黄车亿万财   丢车 创业   戴威做ofo的出发点非常简单――大学四年一共丢了五辆自行车。在大学里,没有自行车,不骑自行车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戴威就拉着我的小伙伴们――光华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戴威、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薛鼎,考古文博学院2015届硕士张巳丁、教育学院2015届硕士于信。大家一起考虑,怎么解决老是丢车的问题。   一开始,大家想的方案非常传统,就是每天晚上轮流在学校校园里转悠,抓偷车贼。后来发现这个非常不靠谱,不可能靠这个把车找回来。后来几个人就想着,能不能换个方法,从自行车本身去考虑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如何有车骑,解决骑车难,就成了四人研究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对骑行的需求非常大,但不是想用车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车,这当然不是因为车少,而是身边那辆车上加了一???锁。能不能像汽车一样,把每辆自行车装一个车牌,这样就相当于把每辆车都做了标记,然后让想用的人随时随地用车呢?   每年毕业季后,学校里都会留下大批自行车。他们身上或者落着厚厚的灰,或者他们落到贩子手里,等待再一次被人收回。学校里的自行车,能不能换一个方式?   在中国,自行车的存量大概在4亿量,加上电动车大概6亿量,但这些车都是offline(离线)的,用户不知道这些车身处何方,也无法区别它们。传统的带钥匙的自行车锁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宿舍的几辆车经常是混着骑,但混来混去就发现分不清哪把钥匙开哪把锁了。   几个人想到的应对办法就是,加车牌、换密码锁,省去了分辨钥匙去开锁的麻烦。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之后,这些有牌有密码锁的自行车就大体可以满足共享的条件了,几个人开发了一个app。这样,同学只要在学校里看到车,就可以从app获得一个解锁密码,打开锁就可以骑上走了,而到了目的地,只要把车一锁,整个骑行过程也就结束了。   原来一辆车只能服务一个人,丢了一辆车,人的出行就会受影响。但通过共享,现在一辆车可以服务十个人。也就是说,同之前相比,自行车的使用效率提升了10倍。   ofo强调“使用而非占有”的共享经济理念,有车用户将自己的单车贡献出来成为ofo共享单车的一员,就能获得所有ofo共享单车免费使用权,无车用户通过支付较低费用也可以加入。小黄车的出现解决了用户“新车易丢、找车费时、使用不便”的难题,也使得校园内为数不少的“僵尸车”再次焕发生机。   ofo的目标是不做自行车的生产者,而是做自行车的搬运工,大家都把自己的自行车拿出来共享使用。最初,大家可能谁也不愿意这样做,所以ofo做了小黄车,通过这种先期投入教育用户,同时也增加可共享用车的数量。等到共享用车的数量增加到非常大的数量级别,那时候大家的共享意愿就会增强了。   针对学生,我们的收费是一小时五毛钱,非学生则是一小时一块钱。   “糟糕,我下课后要赶到一教,时间来不及了。”   “我用微信给你开一辆ofo车吧,你骑过去快一些。”   当初怀着好奇心围观这些小黄车的人,如今多数已经成为了ofo的用户之一。从急匆匆在校园内奔跑,到随手手机对着车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然后再输入车牌号,就能立刻获得密码解锁这些小黄车。这些穿梭在燕园各个区域的小黄车,迅速成为了校园中一道别致的风景。   小黄车 这样炒   ofo运营时间不长,但在张巳丁的心里,仿佛已经是他做了一辈子的事业。“最开始创业有一段时期,我们的资金连租办公室都租不起。老戴当时直接花了大价钱租了一个小房间,可以放下床和书桌,我们就在里面讨论,困了睡,起来接着说。有时连洗澡、脱衣服都没时间,直接裹被子一盖,就着了。”谈起创业初期的一些艰难,张巳丁已经感到云淡风轻。   和大多数创业项目一样,ofo的早期推广之路并不平坦。在正式亮相之前,ofo团队已经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了长期预热。张巳丁说:“开始我们微信公众号关注量不多,早期推广比较费劲,不得不拉亲朋好友转发、在各种群里给大家发红包。”消费人情关系难免令人尴尬,他们意识到,想获得关注度的飞升,得酝酿一个校园“大新闻”。   2015年毕业季,“我们有一个梦想:让北大人随时随地有车骑”“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等微信图文在朋友圈中成功造成了“刷屏”效应,“让北大人随时随地有车骑”的口号进入师生视野内,共享单车的概念也由此在众多北大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尽管多少带着标题党的性质,但“2000名北大人”的数字绝非信口开河,而是团队在对校内自行车需求和使用现状进行了详实调研后做出的经验判断――“全部购置新车显然不符合充分利用现有自行车资源、减轻停放空间压力的初衷,因而ofo团队计划招募至少2000名共享车主携车加入。”   互联网营销的成功大大加快了共享单车的推动,ofo微信管理后台在一天内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