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吸附和离子交换选编
第十章 吸附和离子交换;第十章 吸附和离子交换;概述;(4) 1935年,B.A.Adams和E.L.Holmes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合成了高分子材料聚酚醛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聚苯胺醛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这是离子交换分离技术的最重要的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大量合成离子交换树脂,并用于水处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苏、日等国也大力发展离子交换技术。;(5) 1945年,美国人G.F.d?Alelio合成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
后来又合成了性能良好的聚苯乙烯系和聚丙烯酸系的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分离成为低能耗、高效率的分离技术。;(6) 20世纪60年代以后,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与离子交换分离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R.Kunin等合成了一系列大孔离子交换树脂,该类树脂的多孔结构兼具离子交换和吸附两种功能。
1956~1960年间,南开大学何炳林院士在世界上首次制备出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吸附树脂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2. 吸附过程
吸附(Adsorption)是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利用吸附的原理从液相或者气相中浓缩富集有效成分或者除去有害物质的分离过程可统称为吸附过程。
3. 食品工业中吸附过程的应用。
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第一节 吸附剂及性能参数;二、大孔吸附树脂物理性能及测定
1. 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
2. 比表面
3. 骨架密度(真密度)
4. 视密度
5. 孔容
; 三、 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中的基本原则
一般非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极性溶剂(如水)中吸附非极性物质。相反,高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而中等极性的吸附剂则对上述两种情况都具有吸附能力。
;第二节 离子交换剂及性能参数;1. 按照骨架分类;2. 有机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各类型离子交换树脂示意图;聚苯乙烯型树脂骨架结构图;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与命名;阳离子交换树脂(Cation-exchange resin ):含有酸性基团(多为羧酸基),在溶液中可离解出阳离子。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功能基为-SO3H, -CH2SO3H等强酸基团
中等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功能基为-PO3H2, -PO3H3 , -SO3H2等中等强度酸基团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功能基为-COOH, -OH, -CH2OH2等弱酸基团;螯合树脂
功能基为胺羧基-N(CH2COOH)2,能与金属离子生成六元环螯合物。
氧化还原树脂
功能基具有氧化还原能力,如-CH2SH,对苯二酚基等。
两性树脂
同时具有阴离子交换基团和阳离子交换基团。如同时具有-N(CH3)3+和-COOH。;(2) 按孔型分类
凝胶型树脂
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颗粒内部由单体聚合成的链状大分子在交联剂的连接下,组成了空间结构,化学结构中的空隙称为凝胶孔或化学孔,孔径很小,在300nm以下。
大孔型树脂
在制造过程中加入致孔剂,使之形成大量毛细孔,凝胶骨架被毛细孔道分割成非均相凝胶结构,颗粒内既有凝胶孔,也有毛细孔,毛细孔孔径较大,在几百纳米至几百微米。;(3)按反离子种类命名
如:R-SO3H H+型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
R-N(CH3)3OH OH-型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3. 离子交换树脂命名规则;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代号
代号 分类名称
0 强酸性
1 弱酸性
2 强碱性
3 弱酸性
4 螯合性
5 两性
6 氧化还原性;4.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和测定方法;交联度
树脂中交联剂二乙烯苯的百分含量。通常为8%~12%。
含水率
在水中充分膨胀的湿树脂中含水分百分数。
与树脂的类别、结构、酸碱性、交联度交换容量、离子形态等有关。一般树脂的含水率在40%~60%。
转型膨胀率
从一种单一离子型转为另一种单一离子型时树脂体积变化的百分数。例如,树脂在交换和再生时都会发生体积变化,经长时间不断胀缩,树脂会发生老化。;湿真密度
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后树脂颗粒的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