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打开铁矿之枷.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钢打开铁矿之枷.doc

PAGE  PAGE 22 武钢打开铁矿之枷   尽管铁矿石等原燃料成本压力与日俱增,但中国钢铁产能的持续扩张并未因此有过丝毫停顿。面对这一宿命般的现实,收益微薄的中国钢企一直没有停下摆脱困局的努力和尝试。武钢因其独特的发展经历和地理位置,遭遇了比同行更甚的高价铁矿石扼颈之痛,却也被逼作出了历史性的战略决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初见硕果   冬日的阳光懒懒地铺在长江上,随波闪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武钢)工业港码头上,一排运矿船正在等待卸货,甲板上、码头上,到处都是红褐色的铁矿粉――与长期以来给国人留下的印象一样,这种粉末入手颇为沉重。   长江货物运输商赵见喜站在驾驶室门口抽着烟,看着刚满5岁的儿子趴在妈妈的背上,在并不宽阔的甲板上走来走去,时不时地跟自己做着鬼脸。一条极长的传送带,正把他船上的矿粉源源不断地送向武钢烧结厂。这条传送带,也把他一家三口的命运,与武钢乃至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   “几年前收入还可以。现在钢铁行业不景气,代理商给我们的运费越来越低。2010年是每吨18元,2011年每吨只有14.5元。我刚算了一下,从南通到武汉950公里航程,每趟的油耗就有20吨,再除去其他开支,我2011年的收入还不够还银行利息。”但赵见喜没有退路,他的船是贷款买的,每个月要还本付息,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能撑多久,不知道”。   与赵见喜一样,绝大多数钢铁企业也在苦苦支撑:钢材生产几乎不赚钱甚至赔钱,停产将会导致职工失业,工厂固定成本更高。他们在等待着春天的来临,但春天什么时候来,谁也不清楚。在居高不下的铁矿石成本和低迷市场的夹击下,几乎所有的钢企利润都大幅下滑甚至亏损。   在这一群体中,武钢显得有点超脱:“与2010年同期相比,尽管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武钢集团仍然圆满完成了年初预算的36亿元利润目标,成绩实属不易。”刚刚开完年度工作会的武钢总经理邓崎琳脸上挂满喜悦的笑容。   武钢能有如此表现,不能不提及武钢近几年在铁矿石供应方面形成的系统解决方案――理顺海外铁矿石供应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原燃料供应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开展武钢现有矿山的资源勘查和扩能改造,提高国内矿山产能;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开发海外矿业资源,提高铁矿石资源的保障能力。   据统计,该方案作用下,武钢已成为目前全球拥有权益铁矿资源最多的钢铁制造商,权益矿使用量正逐年提高,铁矿石涨价带来的高成本之痛逐步得到缓解。出于对该解决方案的关注与认可,业界将其称为“武钢模式”。   2007年以来,铁矿石供应已成为套在中国钢铁行业脖子上的绳索,越绞越紧,让钢企几乎透不过气来。如何摆脱这扼颈之痛,成为中国钢企的重点课题。   面对高压,在邓崎琳的倡议下,武钢于2008年成立资源开发部,开始了走出国门、利用全球资源破解自身铁矿石等战略资源瓶颈、降低钢铁原燃料成本的探索之路。除了拓展矿石供应渠道、与中小矿石供应商谈判、适度降低铁矿采购价格外,还积极探索以参股、控股等形式获得海外权益矿并加速开发。   五年来,武钢在国内自有矿山供矿数量、质量逐年提高的同时,上述举措也初现成效。协议矿和自有矿石产量逐年上升,海外矿石采购成本低于市场平均价位。邓崎琳的规划是“预计到2015年,武钢将拥有超过6000万吨/年的铁矿石供矿能力,铁矿石产能可逐步自给自足,最终有一定余力;获得权益炼焦煤资源量10亿吨以上,形成3000万吨/年的供煤能力。”   业内关注着武钢模式,邓崎琳关于“中国将逐步摆脱被铁矿石困扰宿命”的构想正在稳步推进。届时,武钢将摆脱对国际市场铁矿石等原燃料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宏伟目标。武钢人正实践着中国从世界钢铁大国迈向世界钢铁强国的历史使命。   现实与梦想   3年前,即使是与同处困境的同行相比,武钢的处境也要窘迫的多。   然而,3年前,武钢还没有这份从容。与多数中国钢铁企业一样,武钢铁矿石原料高度依赖于国际矿业市场。由于铁矿石资源高度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国际矿业垄断企业,中国钢企没有议价余地,只能被动地承受着疯涨的铁矿石价格和水涨船高的钢铁成本。   “2005年开始,铁矿石一直在涨价,2005年涨了71.5%,2006年涨了9.5%,2007年涨了19.5%,2008年涨了70%以上,”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面临铁矿石一轮轮价格疯涨,邓崎琳如是评价,“铁矿石价格既脱离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又不是需求的真实反映,而是垄断的结果。”   而且,与同处困境的同行们相比,武钢的处境更为窘迫:海外进口铁矿石依存度高达85%以上,又地处内陆,物流费用相对较高,矿石等原燃料价格成本成为制约武钢产品竞争力和武钢发展的最大瓶颈。   发展之困   囿于铁矿石资源困境等因素,21世纪最初几年中国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