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第二课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导学案.docVIP

2014-2015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第二课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第二课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导学案.doc

2014-2015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第二课时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导学案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上海竹枝词有“申江好,男女不妨嫌。榻上横陈同倚枕,内不垂帘。任从观瞻”;成都竹枝词有“汽车更比包车好,男女相逢坐一堆”;北京竹枝词有“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以上竹枝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提示] 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传统思想,传播了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学精神。 2.19世纪80年代,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诗中所赞是什么通讯工具?当时还有什么新式通讯工具?这些通讯工具有何作用? [提示] 工具:电话。新式工具:有线电报等。作用: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中国的交通与通信在近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先进的交通、通信方式的传入,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 探究点交通、通讯、的更新……[已考史料·命出新意]……史料一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史料二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1)史料一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什么?eq \a\vs4\al(?改编题?) 答案:天津城市化进程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2)史料二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的?eq \a\vs4\al(?新创题?) 答案:①通讯:电话在百姓生活中使用广泛,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②交通:汽车成为代步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③服饰:世界名牌服饰走进寻常百姓家,世界服饰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3)根据上述史料,概述近现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eq \a\vs4\al(?新创题?) 答案:交通、通讯工具日益科技化(现代化),与世界(西方)的差异日益缩小。 总结升华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的更新历程………1.交通、通讯的发展 (1)出行工具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先是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取代了传统的轿子、马车,随后机械动力牵引的汽车、火车、飞机等成为民众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2)通讯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先是近代邮政,新中国成立后进入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电信事业也从19世纪后期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上半期实现了由有线电报到无线电报的飞跃,而电话用户到21世纪初跃居世界第一位。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是2天平均所得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较大发展 ④中国汽车制造业起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交通工具种类增加,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较大发展。材料中反映不出中国汽车制造业开始起步,故排除④。 2.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 ①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②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④西方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选C。火车发展的历程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又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因此④的表述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3.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