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章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十三章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它在课程设置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各个层面,能站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层面,以代替传统的“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 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说
传统的历史教学任务中,虽也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思想教育往往成为教师对学生一种灌输的、空洞的、结论性的说教,强调了政治性,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的培养。;突出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注意了全体学生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使思想教育僵化,效果难以落在实处。
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渗透在历史教学中,这是当前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事实和突出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情感教育的组成因素,并构成情感教育的完整目标。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并表现出明显的赞同或反对、愉悦和愤怒、乐观或悲观等两级性特征。
情感的过程就是通过内心体验来反映客体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态度”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它是个体发展出的对他生活中的不同事物和问题的本质认识,并用语言将它们表现为具有两极性的观点,因此态度的成分将明显包括价值和信念。 ;“价值观”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所形成的高级性社会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最高层次,是理性化、系统化、观念化的情感体系,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的目标。
个人的言行举止和所做所为及对客观事物的评价,都受到价值观的制约与支配。
由于情感富有个性化的特征,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并指导其行动时,也始终带有个性化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代表情感发展过程的不同水平层次,并相互递进构成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
情感过程又与认知过程、意志过程相统一于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形成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教育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也是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建构价值观的过程。
情感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应的功能如下:
①调节功能:即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和瓦解作用。
②动力功能:即对个体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作用。 ;③强化功能:即对个体的学习行为具有巩固或改变的效能。
④感染功能:即个体情感对他人情感有施加影响的效能。
⑤迁移功能:即个体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
⑥信号功能:即情感能通过个体表情的外显而具有信号的传递功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是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二是情感教育对青少年的精神文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有思维、有情感的统一体来加以研究,尽量创造师生情感和谐的教学氛围。
无论是学习活动的哪一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应始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统一整合过程。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特卡金通过研究也表明,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难以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他大力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范畴做了明确的规定: ;①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②要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③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④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
⑤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 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水平层次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之建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往往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水平层次,教师笼统进地行原则性的描述,如“培养……观点”;“树立……精神”;“具有……真挚感情”。
这样表述,历史教师难以把握,既缺乏情感教育目标形成的水平层次;也缺乏操作实践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