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重点(修改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复习重点(修改版)

1、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2、《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 元代著名杂剧家 最早源自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崔莺莺传》 3、《牡丹亭》作者是明代汤显祖,江西临川人 ,文论观:至情论 4、《长生殿》作者是洪昇, 5、《桃花扇》作者是孔尚任 6、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7、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8、李渔:《闲情偶寄》,是戏曲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戏剧代表为《风筝误》 小说: 9、四大名著: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蒲松龄《聊斋志异》 明代前期诗文 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张羽。其中以高启、杨基的诗成就最高。 (1) 每看摇落必成悲,况在飘零与离别。。。莫把丰姿比杨柳,愁多萧飒恐先衰。(高启《秋日江居写怀》其一) (2)乱世难为客,流年易作翁。百忧寻岁暮,孤梦怯山空。(高启《和周山人见寄寒夜客怀之作》) (3)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3、宋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主张“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以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 4、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寓言体散文。刘基寓言体散文集集名是《郁离子》。 《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5、台阁体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 (1)鱼跃鸢飞皆化育,须看海宇颂皇仁。(杨士奇《赐游西苑同诸学士作》) (2)圣主经营基业远,千秋万岁颂生平。(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6、茶陵派是以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作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 明代中期诗文 1、前七子是以李梦阳为核心的代表的复古主义文学流派、成员包括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七人。最能体现其复古主张的是李梦阳,李梦阳文学主张: (1)排斥宋人诗歌主理现象,强调重视真情的主情说。 (2)主张模拟古人诗文法度格调。 2、后七子指嘉靖中期的李攀龙与谢榛、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王世贞是后七子复古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主张:(1)学古问题上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强化和具体化。(2)强调重格调要根于情实,重视作家思想感情。 3、 “前后七子” 共同文学的主张:一是盲目尊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二是创作论上,以拟古的形式来指导创作,要求一字一句摹拟,不可逾越半步,以为非如此不可得其神髓。 积极作用:对当时颓靡文风、振作文坛的作用看,它有着进步意义。 消极作用:内容基本上是苍白空虚的,缺乏真切的生活感受;形式上缺乏个性,无论句式与辞藻都沿袭、摹拟古人,古奥艰深,大大削弱了诗文的感染力与可读性。 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的文学主张:(1)针对前七子学秦汉文造成佶屈聱牙的缺点,提出“文从字顺”的要求,认为要从唐宋文下手,再学秦汉;(2)抨击七子名为复古,实是剽窃的恶劣作风。 晚明诗文 李贽——王学左派代表人物之一。整个晚明文学的思想理论方面影响最大。他文学观为童心说。 “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县诗人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公安派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核心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性灵说”是他们文学主张的内核。 .竟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通过“乞灵于古人”以求灵而厚的创作境界。在诗歌风格上提倡 “幽深孤峭”, 清前中期诗歌 寄语故人多自爱,但辞青紫即神仙。(顾炎武《友人来,座中口占二绝》)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顾炎武《五十初度时在昌平》) 苍龙日暮还雨行,老树春深更著花。(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诗学四派: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翁方纲的“肌理说”。 莫恨西风多凛烈,黄花偏奈苦中看(黄宗羲《书事》) 垂死病中魂一缕,迷离唯汉家秋。(王夫之《初度口占》) 清初词派词人 陈维崧与“阳羡词派” 清代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陈维崧属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2)朱彝尊与“浙西派” 朱彝尊论词主张宗法南宋词,尤崇格律词派姜夔、张炎,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的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3)纳兰性德——清初成就最高  = 1 \* GB3 ①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 2 \* GB3 ②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