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2.DOCVIP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业2.DOC

第  PAGE 3 页 共  NUMPAGES 3 页 课后训练 1.揭开了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序幕的是(  )。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农村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 2.下图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3.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4.根据下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 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5.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歌反映的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在广东、福建沿海搞经济特区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7.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某摄制组要拍摄经济特区开放过程的纪录片,他们拍摄的第一站应选在(  )。 A.海南 B.深圳 C.浦东 D.大连 8.1987年一家日本跨国公司决定考察我国辽宁省的某一城市,并在当地投资设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考察的城市是(  )。 A.大连 B.秦皇岛 C.沈阳 D.烟台 9.自耕农是农业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稳定小农”是中国历代王朝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经济确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自耕农民的处境是: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建国初,人民政府发起土地改革运动,平均分配土地,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不久,多数农民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图景,生产积极性下降。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的调查,有10 780亩土地被卖出;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祁县的调查,在2 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材料三 1956年后,实现农业合作化,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转变为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集体经济。但是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摁血手印,签“生死契约”:“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归纳材料一中提到的威胁小农稳定的诸多因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自耕农自身的发展出现哪些新问题? (3)结合材料三谈谈应如何看待小岗村村民的分田举动。 (4)某校学生分别以上述材料为主题做专题研究。请自选一组,指出研究该专题的意义。 组别研究专题研究意义A组材料一B组材料二C组材料三答案 1.答案:C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 2.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户农民秘密按下了十八个手印,它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