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作业).docVIP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作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作业).doc

PAGE  PAGE 7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姚合作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社会动荡,田地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尽去作商贾”可知唐代商业的繁荣发展。 答案:D 2.从公元994年起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铸过钱币。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 解析:铸钱停止而没有出现钱荒,说明金属货币的功能被取代,而公元994年到公元1005年为我国北宋时期,成都在四川境内,可判断原因为纸币的发行,交子为宋代四川境内出现的纸币。故C正确。 答案:C 3.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商人因偷税被县民所捉、官府罚没其货物等信息可知,政府重视商业税收,故A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婺州和杭州两地丝织业水平的信息,故B错误。题干没有体现江南商业环境的信息,故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北宋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故D错误。 答案:A 4.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写道:“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  ) 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B.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C.沿街开铺的街市 D.地方自治的市镇 解析:草市出现在城外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方,与题中“长安城”不符合,故A错误;唐代对市的设立和管理严格,故B正确;唐代实行坊市分离,沿街开铺的街市还未出现,故C错误;市镇自治说法错误,故D错误。 答案:B 5.“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如图)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来源:学*科*网] A.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 B.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 C.航船所经之处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 D.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交子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俞大娘”航船是在唐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的益州,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寰)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寰挺身而去。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息。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1)概括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解析:第(1)问解答时要紧扣材料,结合材料“多富商大贾”“设盐铁转运使,尽斡(掌管)利权”“商贾如织”“扬一益二”分析解答。第(2)问结合材料“扬州地当冲要”“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等内容分析。 答案:(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出下列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秦代推行“重商主义” B.汉代出现最早商帮 C.唐代出现资本主义 D.宋代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解析:北宋时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选D。A、B、C说法都不符合史实。 答案:D 2.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在明清时期,故选D。 答案:D 3.下图所示的“长安市长”在当时的主要职责应是管理(  ) A.行政 B.军政 C.司法 D.贸易 解析:古代中国的“市”是进行集中贸易的场所,“市长”是管理贸易的官员,故选D。 答案:D 4.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