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进展的论文.docVIP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进展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进展的论文.doc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进展的论文 【摘要】 以往多认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已属晚期,治疗棘手,预后差。但随着外科手术方式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成熟,对胆管癌栓形成机制、病理学特征及临床分型有了更多的认知,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得以提高,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在普外科中的诊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关键词】 黄疸;肝肿瘤;胆管癌栓;综述文献   胆管内癌栓形成并造成阻塞性黄疸的肝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肝癌,其发生率为4%[1]。以往在临床中,由于其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及胆道感染的症状,易与胆石症、胆道出血、肝炎及胆管癌等混淆,且多认为晚期肝癌缺乏彻底的根治方法,多持消极态度或保守治疗。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成熟,对其又有了新的认知,形成了主要以手术为主的多种综合治疗方法。   1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形成机制及病理学特征   胆管癌栓一般认为是由原发性肝癌通过以下途径形成:①肝癌细胞直接侵犯肝内胆管并在其中形成癌栓,癌栓与原发灶呈“哑铃状”生长而阻塞胆道;②肝癌细胞脱离原发灶,种植于肝内外胆管的管腔内造成胆管阻塞;③癌细胞先侵入门静脉或淋巴管,再侵入胆管壁;④门静脉癌栓侵入邻近的胆管;⑤癌细胞经神经鞘间隙侵入胆管壁;⑥癌肿先侵入胆管壁上的滋养血管,再穿破胆管上皮,进入胆管腔内。病理学特征:癌栓多呈棕红色和灰白色,似烂肉状,质较脆,可呈条索状或柱状,部分有蒂,癌栓可伴有血凝块,易从胆管壁剥出。显微镜下发现癌栓的主要成分为肝癌细胞,混有散在的白细胞及机化组织;若肝癌细胞侵犯胆道致出血,含癌细胞的血凝块(癌性血栓)阻塞胆道,显微镜下发现栓子以红细胞为主,内有散在的癌细胞及坏死组织[2]。.   2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分型   目前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分型较多,但常用的分型有以下两种:   2.1 satoh分法[3] ⅰ型:肿瘤突破肝内胆管壁,并有肝内原发肿瘤的营养血管供血,继续向远端胆管生长,使整个肝内外胆管充满癌栓铸型致阻塞性黄疸;ⅱ型:侵入胆管后坏死的肿瘤片段与原发癌灶脱离??癌栓下移至肝外胆管致阻塞性黄疸;ⅲ型:肿瘤致肝内胆管出血,含癌细胞的血凝块阻塞肝外胆管。   2.2 ueda分类[4]结合外科手术需要及便于预后判断将其分为五型 ⅰ型:与原发灶相连的癌栓侵入同侧二级以上胆管; ⅱ型:与原发灶相连的癌栓延伸至同侧一级胆管;ⅲa型:与原发灶相连的癌栓延伸至肝外胆管内; ⅲb型:癌栓延伸至对侧胆管内,致两侧肝内胆管均扩张;ⅳa 型:与原发灶相连的癌栓侵及同侧肝内或肝外胆管;ⅳb型:癌栓延伸至对侧胆管内;ⅴ型:肝外胆管内孤立的癌栓,原发灶不明确。   3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   3.1 肝癌伴胆管癌栓的共同特点 ①afp增高;②肝炎病史(乙型为主)伴不同程度肝硬化;③肝内肿瘤;④胆道扩张,明显增高的akp也提示胆道梗阻的存在。本病占原发性肝癌的1.5%~10%,患者可同时有原发性肝癌和梗阻性黄疸两种表现。一般以黄疸为主要症状,可表现为腹痛、发热、皮肤黏膜黄染,黄疸可为进行性无痛性加重[5]。   3.2 主要临床表现 ①阻塞性黄疸及胆管感染症状;②腹痛多为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放射到右侧肩背部;③肝肿大;④伴有中度不规则发热及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等原发性肝癌的一般症状。少数患者由于胆管内癌栓的坏死或脱落而出现剧痛或绞痛;当出现胆管感染时,患者可出现高热症状,表现为典型的夏克氏三联征。肝癌患者合并黄疸, 应高度怀疑此病。   3.3 肝癌伴胆管癌栓,尤其以阻塞性黄疸为主要症状者诊断困难,易误诊。术前诊断符合率仅45.45%,与文献[6]报道相仿。常见误诊原因:①以charcot’s 三联征为首发症状,黄疸出现波动时易误诊为胆石症;②进行性加重、无痛性黄疸,易误诊为胆管癌;③肝脏肿瘤体积小,或肿瘤大部分在肝门部,而肝门结构复杂,扩张的胆管回声紊乱,不易分辨;④肝脏肿瘤体积小,癌栓在肝内外胆管局限性生长,出现胆绞痛和阻塞性黄疸的典型症状。   4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4.1 b超 超声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主要特征是胆道系统显示扩张,也是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的主要鉴别之处。原发性肝癌伴黄疸患者,检查前空腹大于8 h,取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对上腹部进行纵切、横切和斜切,扫查观察肝癌的形态、位置、大小、质地是否均匀,检查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胆囊。患者早期出现黄疸,如果超声显示胰头回声规则正常,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管壁厚薄不均匀,管腔逐渐狭窄或突然截断,应考虑胆管癌。胆道内癌栓的部位多在胆总管中、上段,有时可侵入左、右肝管,其中以右肝管受累常见。胆总管内癌栓多较光滑、柔软,状似血栓,其回声图像多呈“乳头状”,易与胆道蛔虫混淆,但与胆管结石及胆管癌有所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