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选编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导言;IPMT 特点:导管内、乳头状生长模式,伴随过度的粘液分泌物及进行性胰管扩张或囊状改变。 胰腺粘液性肿瘤根据位置分为周围型(囊腺瘤、囊腺癌)和导管内肿瘤(起源于主胰管或分支胰管)。;男:女=3:2,平均年龄约60岁。 因急性胰腺炎或反复发作性胰腺炎就诊。 Madura JA, Wiebke EA, Howard TJ, et al. Mucin-hypersecreting intraductal neoplasms of the pancreas: a precursor to cystic pancreatic malignancies. Surgery 1997;122:786–793. ;IPMT分型;主胰管阶段型;分支导管型;病理学表现;扩张导管内的乳头状肿瘤;乳头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并乳头状增生的切片:显示多发的乳头状突起,表面附有柱状上皮细胞。;临床表现;IPMT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主胰管型常采用胰腺全切术,对于阶段性主胰管型亦可采用局部切除术。 在分支胰管型中出现主胰管扩张时要进行胰腺全切术。 对于所有直径小于2.5CM的胰腺囊性肿瘤均要密切随访,因为多数可以有进展。;影像学表现;IPMT-分支型;肿瘤为分叶状的簇状的多个小囊并伴有分隔。 单一的孤立的囊性病变。 导管内肿瘤一般不易见到(肿瘤扁平),不常见到主胰管扩张。 胰腺萎缩明显。;囊实性肿瘤(粘液栓阻塞分支胰管一起的囊性扩张);扩张的主胰管; ;簇状分布的扩张的胰管伴分隔;椭圆形囊性病变;分支型-ERCP;粘液;囊性病变;丝带状的充盈缺损(粘液);IPMT-主胰管型;阶段性主胰管型;阶段型主胰管IPMT;阶段性主胰管型可见囊肿表现:位于体尾部时残存胰腺正常,位于胰头部时远端胰管扩张;囊肿壁厚、见壁结节。 与周围型粘液性囊性肿瘤相似(胰管不扩张);胰尾囊肿样改变;胰头囊性病变;主胰管明显扩张,未见明显的肿瘤及粘液栓;线样充盈缺损(粘液栓);明显扩张的主胰管,未见肿瘤;IPMT-混合型;主胰管扩张;扩张的侧枝胰管;比较影像学特点;乳头状肿瘤小或扁平时,ERCP难以显示。 粘稠的粘液或乳头样增生的肿瘤影响管腔,妨碍造影剂流入扩张的分支胰管时, ERCP难以显示扩张的分支胰管及主胰管。 MRCP在评价病变范围方面是最佳的手段,但是小的乳头状肿瘤在薄层MRCP上也难以显示。;鉴别诊断;钩突假囊肿;胰体部出血性假囊肿;胰体尾部胰管明显扩张;胰颈部囊性病变,与主胰管相通;病理上,粘液性囊性肿瘤为单一的大的单房囊性肿瘤或圆形、椭圆形多房囊性肿瘤。IPMT是由于粘液产生过多、排泄障碍引起的分支胰管、主胰管的扩张。 大体形态上,粘液囊性肿瘤为带间隔的球样囊性病变,IPMT为葡萄样簇状或分叶状囊性病变。 IPMT主胰管扩张由过多的粘液引起。粘液性囊性肿瘤即使囊腔与胰管相通也不引起胰管扩张。;组织学上,IPMT囊壁内见平滑肌成分,粘液性囊性肿瘤囊壁内见纤维化及上皮间质内见巢状间质分布。 分支型IPMT主要发生于较年老的男性、胰头及钩突部。粘液性囊性肿瘤发生于中年女性、胰体尾部。;结论;内镜有助于显示疝入肠腔的十二指肠乳头及经乳头口涌出的粘液。 US、CT、 MRCP难以显示导管内的乳头状瘤。即使ERCP,也难以鉴别粘液是来源于乳头状瘤。 无导管内肿瘤及粘液等征象,鉴别胰腺假囊肿及囊性肿瘤有困难。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