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芜马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选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芜马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选编

(40.6+64+40.6)m连续梁预应力张拉及压浆施工技术交底 青弋江右绕特大桥为单线有砟轨道铁路桥,最高运行速度250km/h, 181-182#墩上跨芜马高速公路,为(40.6+64+40.6)m连续箱梁,线路与芜马高速公路夹角为111.8°。 箱梁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防护墙采用C40砼,管道压浆所用水泥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0,封端采用C50干硬性聚合物混凝土,封锚后用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钢绞线:纵预应力筋采用低松弛高强钢绞线,产品应符合GB/T5224-2003的标准。标准强度fpk=1860MPa,公称直径15.2mm,公称截面积140mm2;EP=1.95×105MPa;采用夹片锚锚固体系,制孔采用金属波纹管。 预应力张拉 1、钢绞线材质 采用高强度低松弛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0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 2、理论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 张拉设备: (1)张拉千斤顶选用:张拉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1.5倍,且不小于1.2倍。 (2)张拉油压表宜采用抗震型产品。 (3)在使用中发现指针无油压不回零,油表玻璃破损或其它不正常情况,对其准确性有怀疑时,不得继续使用,必须送试验室进行修复,经重新校正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选用的油泵额定油压数为使用油压数的1.5~2倍,油泵箱容量宜为张拉千斤顶总输油量的1.5倍。 (5)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所有连接点、紫铜管的喇叭口或接口必须完好,并将螺母拧紧。 (6)张拉设备(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校验使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验。 ①千斤顶油表校正期已达6个月; ②张拉超过200次; ③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 ④千斤顶经过大修,或漏油严重,经拆修以后; 3、施工工艺 张拉前必须有主管工程技术员下达的油表读数通知单,将读数通知单按对应的油表油泵配套标定报告纸条粘贴在明显位置,便于一目了然。 千斤顶回归方程:y=ax-b(y为油压表控制读数;x为张拉力,单位KN;a、b为校正系数)。 3.1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工序流程 清孔→钢束调顺→拆除底板障碍物→清理锚垫板→安装工作锚及夹片→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千斤顶顶进油张拉→伸长值校核→持荷顶压→卸荷锚固→记录 3.2张拉程序 纵向:0→初应力(10%σcon)(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次应力20%σcon(持续2~5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100%σcon(持续5分钟、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锚固→回油到0(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σcon为钢绞线控制应力。 4.预应力施工 张拉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进行全程监控。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龄期给工程管理部,由技术员编制张拉通知单,其内容包括:强度、弹性模量、龄期等,并将油表读数、设计张拉伸长值、持荷时间等向张拉班长交底。张拉前现场技术人员人员应仔细核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值及龄期符合要求并对张拉设备、工艺参数、以及张拉人员进行确认,张拉过程中对张拉应力、实测伸长值及静停时间进行监控,如出现问题,立即停止并认真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张拉。 4.1预施应力前的准备工作 (1)每次张拉前都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检查,确定是否按标定的标号配套使用。 (2)张拉前,对梁体作全面检查,如有缺陷,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方可进行张拉。 (3)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是否已达设计要求: (4)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象。 (5)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 (6)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结。 (7)清除梁体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锚垫板的密贴。 (8)在两端钢绞线装上锚垫板,再将夹片按顺序套在钢绞线上,用Φ20的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板孔内(要求所有夹片基本整齐一致),再安装限位板。把钢绞线束穿入千斤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使千斤顶与孔道、锚板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使千斤顶与限位板、锚板接触密贴后,在千斤顶端用工具锚将钢绞线临时固定。 4.2预施应力张拉 4.2.1预应力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90%,梁体混凝土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天,方可进行张拉,先张拉腹板束,后张拉顶、底板束,钢束应对称张拉,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预施应力采用2台千斤顶左右对称,两端同步进行张拉、同时达到同一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