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工实训实践报告 (5000字)
PAGE9 / NUMPAGES9
木工实训实践报告 (5000字)
木工实训实践报告
一、材料:
1.1 材料种类及用途:
大芯板(细木工板):厚度18mm、厚度15mm,做各种造型,门、门套等。使用最频繁。15mm的用在柜体的门上(一层15mm加两张面板6mm=2cm左右)。
九厘板:厚度9mm(一般不足9mm),做门套裁口、柜体背板。
面板:厚度3mm。做贴面用。有很多种,如:黑胡桃、樱桃木等。
澳松板:厚度3mm贴在基层板上,直接在上面做白漆的扳子。
欧松板:厚度18mm,做基层用(门套、衣柜等),也有人直接在上面刷清漆。 石膏板:厚度:9mm吊顶、及各种乳胶漆造型墙。
水泥压力板:厚度9mm,包立管用。
木龙骨:规格:3*4最多见。做吊顶用,墙面造型。
轻钢龙骨:根据用途有多种规格,38主骨、50副骨。吊顶、包立管。
木线条:根据用途多种规格。一般门套线的规格为:
白乳胶:面板贴在基层板上,使用胶类粘贴。
五金敷料:直钉、毛钉、圆钉、卯钉、码钉、自攻丝等。
基本淘汰的材料:三合板、榉木,石膏线
2.2验收注意事项:
大芯板的品牌,厂家。厚度等(做柜体门不能用厚板)。
九厘板的厚度。有的九厘板只要5mm多,太薄了。
每次材料进场都要检查,有很多工人,第一次拉的是好材料,第二次就偷偷拉些赖材料,用上去,你也不知道。
推荐商家:等批发商。
二、木工在室内设计的工艺
2.1吊顶
2.1.1木龙骨吊顶:
龙骨刷防火涂料两遍,龙骨开榫,用铁钉固定,每个结合处用两根铁钉固定,做成300*300或400*400框架,安装上顶,(禁止使用刚排钉、射钉固定框架),调高低、顺直,验收后封石膏板,使用自攻丝固定,自攻丝密度:20cm,边缘部分应密一些。
2.1.2木龙骨与轻刚龙骨结合:
不建议这种做法,我个人感觉不如完全木龙骨或完全轻刚龙骨制作的结实。且施工时调顺直时比较麻烦。
2.1.3完全使用轻刚龙骨:
使用了膨胀螺丝、卯钉等,安装更结实。轻刚龙骨具有防火、不易变形、结实等特点被目前大多装饰公司普遍使用的方法。不管是大面积吊顶还是局部吊顶都可以使用该种方法施工。
2.1.4吊顶注意事项:
顶面、墙面的龙骨要用木楔、铁钉固定,或使用膨胀螺栓固定。严禁使用射钉(容易掉下来。 石膏板安装时,石膏板接缝与龙骨框架的接缝错开。
固定石膏板:使用自攻丝固定,不赞同使用射钉(钉眼多、小,不容易刷防锈漆)。
卫生间、厨房扣板的分类与注意事项
2.1.5普通铝扣板:
金属质感,上档次,耐黄变,耐火等优点。
2.1.6集成吊顶:
所有的电器与扣板在同一平面,整齐、美观。浴霸可分开安装。
2.1.7塑料扣板:
经济实惠、色彩丰富、可以包阳角及下水立管。但耐火性差。
2.1.8注意事项:
施工工序为:在墙面弹线,安装边条,顶面打孔安装吊杆、龙骨,安装扣板。
特别注意顶部吊杆的安装,最好用膨胀螺栓,比较安全。
在施工前确定吊顶上面都有什么电器?最好把油烟机、热水器、排风扇的排气管先拿到工地,预先装进扣板上面。
安装前,对扣板进行检查,平整性(迎着光看)、是否有色差、厚度等。
安装后检查扣板的接逢、检查边条与墙面的缝隙。
大型灯具不能直接放在扣板上,应用吊杆固定。
边条的安装最好使用钉子固定,比胶粘更结实。
2.2门窗套的施工方法与其他工种的配合:
2.2.1施工方法:
先检查门洞的宽度,以保证能够装800的门(卫生间一般为700),测量门套的宽度,下料、钉基层板条,细木工板做成门套框架固定在基层板条上,找垂直、水平,钉九厘板(做裁口),贴面板、安装门套线。
原来门框不拆除,直接在原门框左右钉板条,安装面板、线条。一般常见于带门及门框的老房子。这种方法比较古老,不能保证门装在卧室里面一侧,而是装在门套中间位置。现在大多工人都重新做门套了。
在有些广西的木工,不使用板条做基层,而是直接在墙体上打孔,钉木楔,木楔高出墙面一截,然后直接切割木楔找垂直、水平。此??方法施工快、节约材料但没有板条固定的结实。
2.3与其他工种的配合:
2.3.1与泥工的配合:
基层做成以后,未贴面板、线条前,开始贴地砖,贴完地砖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