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皮娃娃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锌皮娃娃兵》

1)读完了这本书—— 我不了解阿富汗战争的具体原因经过结果,这部书也没有专门讲到过,但它是关于战争的一本素描集,用女作家细腻而大胆的笔触,描画关于战争的另一面。虽然几乎所有文字都来自于采访,但却表白着作者自己的心声,正如她反复强调的: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来聆听世界的。这一点上,她和画家的想法一致,描画外部现实世界的时候,也绘制自己内心。 女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这部作品被称为纪实文学。后记中,译者高莽写到:“她用的是‘文献文学’一词,我对这种提法既感到新鲜,又觉得对其含义理解不透。”但无论怎样对这部作品做归类,我们都能够认同这一总结:“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用女性独特的心灵揭示了战争的另一个层面:用谈心式的陈述,说出了战争的本质。”她自己也说,她的研究对象是“感情的历程,而不是战争本身的历程”。 先回顾一下那段历史(来源百度百科,内容大意概括)。时间:1979-1989;地点:阿富汗;战争双方:苏联和阿富汗,领导人分别是,勃列日涅夫和马苏德。战争性质:苏联侵略战争,跟全球局势和帝国思想有关;参战兵力和伤亡状况;最终结果:苏联被迫接受日内瓦协议;具体的进程和武器使用状况。 百度百科上的陈述是符合历史教科书的样本模式的。初中高中时候,我们的历史笔记永远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启示,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套用,写在卷子上,可以得满分。在高中的历史书系列中,有一册选修课本,专门来讲近代战争,从一战二战,到冷战背景下的各种热战,也都被放在这个模子里。 这是我们传统的叙事方法,在这些叙事里,战争是非人的,它是一部机器,计算着成本和收益,每个人都是这个机器的一个零件。有个德国人写《战争论》,有个观点: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利益的纠纷从政治乌云中迸出,成了倾盆大雨。但这个观点,还是非人的,非个人的。当我们试着简化一切事件,用几个名词来建构我们对于过去历史的看法的时候,我们获得是非常片面的知识。 第一段中有一个叫“战争的另一个面”的短语,第二段有一个叫“战争的本质”的短语。作者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展现战争的另一个面,从而瓦解我们对于战争的本质的传统认识。我们要想在一座旧城上建一座新城,首先就是要摧毁一座旧城,我们对于一个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这样。接下来开始做读书笔记。 作者语言艺术高超,书籍的布局谋篇也很有特色。她从别人的声音里聆听这个世界,她也从别人的口中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她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她并不是来告诉我们战争是罪恶的东西,这个观点还是太肤浅,太简化了。她想做的是,展示出,那一部分的真。她想告诉我们的是,罪恶被发现了,还会有罪恶,这似乎是一种宿命式的选择,但是荒谬被发现了,我们又该怎么样想,又该怎么做? 书还在我的手里,可是具体的内容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可是我记着一个词:“为什么”。“为什么”,这是个神奇的词语,它既是怀疑,又是反问,更是感叹。凡是治人者,总要记着一个真理:不要要让被统治的人问为什么。“为什么”是真理的开端,是科学发现的开端,是人成长的开端,也是思想进化和社会革命的开端。 本书内容—— a.作者的价值观念: 1.“历史会说谎。”——萧伯纳。 2.“我的创作之路还是从人走向人,从文献走向形象。” 3.“我的研究对象依然如故,是感情的历程,而不是战争本身的历程。人们想的是什么?希求是什么?他们为何而欢乐?为何而惧怕?他们记住了什么?” 4.尼·别尔嘉耶夫:我从来不属于任何人,我仅仅是自己的我。 5.陀思妥耶夫斯基用尽最后的力气喊出:“真理高于俄罗斯。” 6.《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 (当我们发现宏大意象背后是谎言的时候,千万不要吃惊,因为前人在历史和话语中,已经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真相。战争如此,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万不要得了幼稚病,除非自己身体强健到可以百毒难侵。我们不要马上得出结论:历史说不说谎?真理和国家何者更高?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我仅仅是自己的我,我的任务是成为彻底的我。) b.作者的采访对象: 大尉、上尉、小队长、女职员、牺牲列兵、母亲、妻子、操作员、翻译、飞行员、护士、少校、列兵、摩托化步兵、掷弹筒手、通信员、迫击炮连指挥员、军队外科医生、大队指挥员、少尉、司机、侦察员、中士、炮兵、中校、准尉、直升机飞行员、迫击炮手、山区步兵连指挥、卫生指导员、细菌学医生、机要科科长…… (作者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采访人员包括军人、职员和他们的母亲和妻子,这是有偏向的,但是作者这偏向是有意的。生者的回忆与反思是对于荒谬的另一种瓦解。) c.一些让人吃惊的标题: 第一天 谁第一个开枪,谁就能活下来。 阿富汗治好了我轻信一切的病。 我如今什么都不信了。 人们在那边靠仇恨生存。 为什么逼我回忆。 忘掉你曾经有过两条腿。 我把自己的一生全忘了。 第二天 杀人就是为了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