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浅析.doc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组题人:王 珏 璟 审题人:刘亚男 2016. 7.12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3.下列关于中国的制瓷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瓷业到西汉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C.商朝工匠就已经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D清代发明了珐琅彩,效果如同油画 4.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 ) A.君权神授 B.春秋大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纲五常 5.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下列和他的观点主旨一致的是:( ) A.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 6.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7.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8.唐以前,市井成员主要是商贾、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及部分无业游民.而到宋代,又出现了众多文化娱乐行业,饮食、旅店种类大增,众多文人也加入市井队伍中。材料中唐宋时期市井成员构成的变化 ( ) A.是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表现B.使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C.是市民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D.是政府商业政策变化的反映 9.右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10.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有关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阅读《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表》。对统计表的解读有误的是( ) A.商办企业资金少,数量较多,说明其规模较小 B.洋务企业资金较雄厚,但数量少,说明其规模大 C.外资企业资金雄厚,规模大, 压制民族企业发展 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促进了商办企业发展 12.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潮是(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民主独立 13.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 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14.“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