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大学或问札记
读朱子《大學或問、章句》札记
《大学》
1、大學結構
三綱:提綱契領,且工夫全在此三句。
五證:效驗全在此。(诚如藥之幾日當有何效)
八目:後面又分開細則了八件事。
传文:后文(傳)的部份又立了八件,詳細剖析了這八件的意思。
《大学》一书外极规模之大(圣贤),不如此便是欠了他底,内尽其节目之详,工夫需是一节节做将去,否则,便是空说话。
大学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五证:知止而定、静、安、虑、得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释
明
明
德
释亲民
释
止于至善
释本末
释
格物致知
释诚意
释
正心修身
释修身齐家
释
齐家治国
释
治国平天下
经文理会
1、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夫子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其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在或问又言:“便将气禀物欲一齐打破,便日日朝朝,只恁地稳稳做到圣人地位。”
亲者:朱子与程子皆谓“新”,言即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者,则是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五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得
虑
安
静
安
知止
观五步心法之接续:
由于 由于 由于 由于 由于
知所止:知其所止,万事万物皆有个定理所在。真知得此,自有个安身立命处。今也未要理會許多次第,且先要理會個“知止”。(此知乃真知也,是知得真個如上,不只是聽得人說,便可以喚作知。)
定:就事理上言说,见事物上各有个合当底道理。
静:以心言,由知止而定,心自然宁静了。
安:所处而安,不管在何时何地何种处境之下,皆安。
虑:随事观理,极深研几。
得:自然有得。得者,得也,得于心不使之失去,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只是由此推去。
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
第一关
穷此理
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求 知 止
第三关
推此理
第二关
体此理
得 其
所 止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欲……的工夫皆是隔一节,欲如此者,必先如此,而后可至。
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更无次第也,然其中却有细密的工夫,且不可躐等。
犹为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八目亦是针对一事而言说的,要一齐理会。如遇一事一物而来之时,便用格;当知之所至之时,便用致,意之所发时,便用诚,心之所动时,便用正,身之应接时,便用修,而后家便用齐,国便用治,天下便用平,方得。
工夫要使明明德之流行於五者之間方為有功(格物、致知、誠心、正心、修身。)若使明德之珠常亮,需多加拂拭之,契緊理會,
使橫在心中,不要放下,理會透徹,臨事時,一一有用處,否則,枉過日子。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八目本是一理,但一节说阔一节去。《大学》之所以有许多节次,正欲学者逐节用工。如实有意诚而心不正的时候,盖于忿懥……等事,不可排遣也,有心正而身不修之时,故于亲爱、好恶等之间,不能随人节制也。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是教人节节省察用功(时时事事)。
节用功,知之不至(切),意便不能实发,就算是做也有个不情愿底意思在,乃所谓自欺;意才不诚,心下便有许多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而心不正;心才不正,则凡有爱恶之事,莫不倚于一偏,是故,又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每天问自己,为何不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呢?
为何不能格物?无事昏昏,有事逐物,全无个主宰。
为何不能致知?未能格物,谈何致知?更不用说推致工夫了。
为何不能诚意?真知不至,常陷于自欺,谈何诚意?
为何不能正心?意念纷乱杂扰,常把心给阻塞,谈何正心?
为何不能修身?为人处事多用知见、私意,安常习故,谈何修身?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
谨乎德
格物致知诚意正民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天命之明德犹如水,流经此八目,工夫虽一节节需要逐节用功的,但尤需注意的是,此八目不是一个未过,后面统不管却,有一节不通,工夫必不实,止于一处,不可。未到下一节路
文档评论(0)